标签归档:登山

野雪初体验

昨天第一次去滑野雪,总算是完整地回来了,没有遇到特别的危险,也没有流落山头。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山上路线太不好确定了,容易偏离计划的路线,又不熟悉地形,结果下山的时候从一片陡坡树林里出来,累得腿都软了。觉得我们现在最需要的装备是一台GPS,这次虽然带了蓝牙GPS和PDA,由于电池问题不能一直开着记录路线,虽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确定自己的位置,但使用起来太麻烦,也只能做一个应急时的设备。

神楽的路线很有人气,先做神楽滑雪场的缆车上到滑雪场最高点,然后向上走,有远近不同的好几条路线,难度不算很大,而且雪质很好。

我们是一大早坐电车到越後湯沢车站,换巴士到滑雪场。到达滑雪场后已经9点半了,整理行李,买了上山顶的缆车券(1个大型缆车,1个6人封闭缆车,3次小缆车),上到滑雪场山顶已经11点半了,等开始爬山,已经12点了。

路线地图。青色的是我们实际走的路线

在缆车上看地图

滑雪场山顶留念。来过神楽滑雪场这么多次,一直都没有上过山顶。从田代那边过来时,上山顶太远,从三俣这边过来两次,又都天气太差。

继续阅读

搞定了滑野雪的全套装备

    嘉乐一年前就跟我唠叨,要去滑野雪滑野雪。一说野雪,我脑海中先浮现茂密的树林,然后浮现直升机滑雪的那种从60度陡坡直泻而下……汗……说俺们技术还不行吧,控制不来啊!后来才醒悟过来,不用搞那么夸张的……日本有很多野雪的线路,老多爱好者在自己的主页上标出巨详细无比的路线,还有不少经典路线的书籍,入门实在不难。于是决定这周末去第一次,一条比较简单的路线,从神楽滑雪场向上走然后滑下来,当天来回。
    野雪虽说入门不难,装备还是要求挺高的。厚雪上如果没有雪鞋,走路是非常累的;还有雪崩对策,万一遇上雪崩,被埋15分钟内是获救的唯一机会,信号器、探测杆,雪楸号称雪崩生还三大件。虽然我们会尽量避开雪崩的危险,年纪大了,怕死,这三件套再贵,想想还是买齐了。
 
背包: Osprey的这款包是backcontry滑雪人气非常高的一款包,双板、单板都可以背,有头盔、眼镜、水袋等东西的空间,包的主体内部可以把干湿物件隔开,肩带上有拉链空间,可以放小东西,还可以把水管收在里面防止结冰。腰带上小腰包,有个拉链头是哨子,还有备用雪镜袋,设计可以说专业、贴心、经典!背负很舒服,由于有大中小三个号码,能根据不同背长来选择。对这种不能调节背负的小容量背包来说,均码(比如Deuter和TNF)简直是致命伤。
Osprey Switch 36 咖啡色M  16,800 日元
Osprey Switch 36 红色S 14,000日元
开始买了个深蓝色的,因为卖完了没的选,过了几天在另一家店发现最后一个红色的小号,还便宜,赶紧退了重新买。
雪鞋:以前的几次冬山行以及在滑雪场步行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雪鞋的话,上山会很累很累。雪鞋主要有平地用和攀登用两种,攀登用除了有更多的齿以外,脚后跟还有一个支撑可以掰起来,这样上山的时候就不用脚后跟一直腾空。MSR的这款是雪鞋里口碑最好的。这是我拥有的唯一一件MSR的户外用品,因为这个它实在是太可望不可及了,不过这款雪鞋和其他能用上的牌子差价倒不大。
MSR Lightning Ascent 25 橙色 $259.95

MSR Lightning Ascent, Women’s 25 蓝色 $259.95
女款要瘦一点。
 
登山杖雪轮:装在登山杖上的,以免插到深雪之中。
Monbell的雪轮4个装在LEKI的杆上没问题 300日元/个
 
雪崩信号器:雪崩信号器是用来在雪崩后,搜寻被埋的人的位置的。是这次装备中最贵的东西了。所有雪崩信号器的频率都是相同的。同一台信号器有发信和收信两个功能,前者则不断发射电波,后者可以搜寻到其他信号源,不同的牌子或型号之间也能互相搜寻。雪崩信号器的区别主要在于搜寻功能上,便宜的只有1个天线,只能分辨离信号源的远近,由于电波的发射是8字型,并不是越近信号就一定越强,和信号器的方向也很有关系,所以单天线的信号器找起来稍微慢些。现在最多有3个天线,可以更精确地定位,而且可以显示方向。为了生命的最后保障,我们一咬牙买了2台高级的3天线电子型,也是目前人气最高使用最广的一款,在店里卖6万5,在yahoo auction上找到水货,买了两台。
PIEPS DSP 2台   44,000日元/台
 
 
雪崩探查杆:用雪崩信号器找到被埋的人的大致位置后,就需要用探查杆来插入深雪,寻找被埋者的精确位置。探查杆的长度主要有2米~3米,材质有碳素和铝合金两种。店里的大叔说人被埋3米深也是有可能生还的,所以推荐长点的杆,我就买了3米的。碳素杆比铝合金杆稍微贵一点,轻一点,但价钱和重量的差异基本都在可以忽略范围内。

Black Diamond QuickDraw Guide Probe 300  2根  7350日元/根

 

雪锹:雪楸是用来找到被埋的人的位置后,挖雪用的。除了雪崩营救外,雪楸在冬山登山中也是很有用的东西,一组人最好准备一把,用于雪地宿营的时候平整地面和挖雪沟,或者被困时挖避难雪洞。雪楸的材料主要有铝合金和成型树脂,可以收缩或把杆子拆下来放到包里。

Black Diamond Deploy 3   7350日元
这款的把柄是弯的,便于用力,并且收起来很小,重560克左右。

Black Diamond Transfer 3       5565日元
这款的把柄较长,好挖,比上面那款重100多克,买给男人的。

五月的甲斐駒ケ岳

  甲斐駒ケ岳海拔2967米,还不到3km,却是一座相当难爬的山。登山口的海拔只有约600m,一般到达顶峰需要1.5天,上升2300m,等高线密密麻麻。原本订的是4天的计划,登上甲斐駒ケ岳后下降,然后再登仙丈岳,从冬面入山西面下山。结果第二天过了甲斐駒ケ岳以后我已经觉得自己快废了,于是计划缩短,直接下山。
  在山顶眺望群山

  第一天是从登山口到5合目小屋。5合目就是半山腰的意思,这个小屋已经废弃了很多年,歪歪斜斜的看上去岌岌可危。另外两个solo在小屋里过夜,我怕它倒掉,坚决要求在外面扎营。结果半夜有只像狐狸一样的不明动物闯进小屋,住里面的两个人被骚扰得够呛。夜里还下了场雪,清晨起来,帐篷边都被雪薄薄地覆盖了一层。这座山基本没有水源,还好是冬天可以化雪。

  第二天朝着顶峰出发。从半山腰上到顶峰,day 2比day 1爬得更多。虽然是5月,雪依然很松软,一脚踩下去偶尔会陷下去,给攀登造成了不少麻烦。这天算是练习了冰岩技术,很多地方需要穿着冰爪攀个小岩,两个前齿怎么都觉得卡不牢,很吓人的说。

  到山顶以后已经时间很晚了,早上出发太晚实在是失策,都怪老猪计算一天的行程失误。从山顶下到下一个宿营地足足下了四五个小时,到的时候累得都没力气说话了。还好这个宿营地有溪水,洗把脸冰得好舒服。第一次体验了一把雪上扎营,pp还是很冷的。
  第三天就是一直下山了,n长的路,一直走到下午五点才到有巴士的地方。为了吃面错过了最后一班巴士,还好有个大爷常驻在那里,帮我们喊了辆巡逻车送到下面,又转了三趟车,晚上九点来钟回到了繁华的都市。

5月3-6日

甲斐駒ケ岳-仙丈岳东西穿越,
预计4日3晚
天气预报日本列岛3日天气开始转晴
持续到黄金周连休结束
好久没有去爬山了
胳膊腿都松弛了
 
晚饭吃米饭和意大利面
早饭吃稀饭
午饭吃面包,
所以明天要自己烤
自家烤的分量足味道香!

白马三山

    9.21~23, 搭长亭古道家的包包车,一行5人一起去爬了趟白马三山。白马岳位于北Alps的北部,海拔2932米,攀登白马岳的一条登山道,要经过日本三大雪溪的白马大雪溪。这条雪溪终年不化,即使是夏季最宽处也有近百米,非常有气势。据说白马岳一带在积雪期气候非常恶劣,常有持续一周以上的暴雪,是世界上气候最恶劣的地区之一。
     不过好在我们去的时候运气还不错,天气预报虽然是阴天,但爬到2500米以上,就发现云层都在脚下,阳光下茫茫云海,非常壮观。第一天主要是上升,约6~7个小时的路程,在雪溪上爬了2个小时左右,夏天的尾巴上还用到了12爪冰爪,真是没想到。第二天是在山脊上上上下下,10个小时左右的路程,经过几处岩场,累得很。第三天纯粹下山,4个多小时就到了山下,去泡了个露天温泉。
    上周末三连休,长亭古道问出不出去,大伙都犯着懒又赖天气又赖日程仓促,最后在家里窝了3天。打开电视一看,这三天关东虽然阳光明媚热得要命,北Alps却突降大雪气温极降,出了几起山难死了四个人,直升飞机拍下的白马岳山顶,全都白茫茫一片,像严冬期一样。遇难者的背包吊下来,全都是巨大的冰疙瘩。还好没有仓促得奔出去,不然八成凶多吉少。看来10月份的山不可小窥,说变就变,睡袋还是要挑厚的带。

a

b    

两周后救助新闻照片,太惨了,4个人都是冻死的。

p.s. 我的第4个帐篷luxe rocket又卖掉了,拍到了8千多日元,看来倒卖帐篷来日本卖,真的很好赚。

雪国–冬上八ヶ岳

    严冬时期的山,厚厚的白雪覆盖着遍布针叶林的山坡,松枝上裹着厚厚的雪,山顶狂风刮过,给岩石的边缘结上一层刀状的吹冰。很冷,也很美。阔别了山4个月,终于闲了下来,决定第三次去八ヶ岳。
   八ヶ岳位于长野县,南アルプス的北面,离东京只有3个小时的车程,是一系列山峰的合称。主要的山峰有天狗岳、硫磺岳、赤岳、横岳、阿弥陀岳等,标高2600~3000米左右。前两次去八ヶ岳都是纵走路线,这次是严冬时期,选择了最为保守的一条往返路线,从渋の湯进山,翻过天狗岳后住根石小屋附近,第二天再原路返回从渋の湯下山。这条路前两次都走过,所以这次只记了一下时间,连地图都没带就出发了(也因为太匆忙没来得及打印)。
   周六早上5点从家里出发,中午11点半才到渋の湯登山口,吃过面包充当的午饭以后,装上冰爪,背好背包,拄着冰镐出发了。渋の湯是一个硫磺温泉,登山口弥漫着浓烈的硫磺臭,爬了两三分钟之后才消散。周六的巴士上坐满了中高年人,大多是去白驹池附近的高见石小屋组织的雪鞋旅行团,和我们的路线只重叠几分钟。山上积雪很厚,树根附近大约有1米多深,但登山道早就被无数只脚踩得平平实实的,如果没有冰爪甚至会很滑。不过一不小心踩到路边了,就会突然陷进去大半条腿。林中无风,静悄悄的,抬头看天,蓝天从松树顶端露出来,白雪把树枝压得低垂,一不小心背包一挂就飘飘洒洒掉一脖子。到黑百合小屋大约2个小时的山路,黑白合面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坡,阳光从山顶上落下来,有时飘过阴云,让太阳的轮廓若隐若现。


    离开黑百合小屋后,便开始向天狗岳攀登了。很快便走出了丛林带,风骤然大了起来。把打劫帽放下来顶着风猛爬了1个多小时,绕过好几个小山头,远远仰望见天狗岳山顶的小木桩。多么熟悉的小木桩啊,我搂着它拍过好几张照片呢。山顶风大得很,时间紧张,我们没做停留就继续向夏沢峠方向前进。冬天天黑得早,4点半以前无论如何得赶到根石小屋。
    根石小屋修建在一片宽阔的山脊上,风大得吓人。前年年底我们第一次来八ヶ岳时就住在这里,冬天小屋无人驻守,木门没关死,我们就擅自跑进去住了一晚,烧了无数柴火。今年其实也希望能再闯进去,虽然带了帐篷,在外面的雪地扎营实在是风又大,太太太冷了。跌跌撞撞走到小屋跟前,发现它的门好像改造过了,小屋的管理者大概怒了,二楼的门从里面锁住了,无论如何撬不开,一楼的门前积了厚厚的雪,又用上了螺丝的横木封起来了。后面的储屋室原先开放的,上次我们就从那里侵入了,今年却用木板铁皮封得严严实实,似乎还从里面用钉子钉住了。整个小屋看起来滴水不漏,今年到现在为止大概还没被侵入过。我愤怒了,这么冷的天,这个大的风,难道真要我在外面扎营、用气炉苦苦化雪取水、或者蜷缩在小屋的厕所里挡风吗?就这么个破小屋,mmd我一定要攻破它!
    下定决心以后,我绕着小屋观察了半天,二楼的门合2二之力也翘不开,估计是没戏,一楼的储物室外面看不到锁,那……总不可能全从里面锁住,总有最后一个出来的出口吧。眼睛盯在了一楼的门上,一楼的挡门木是用螺丝固定的,没有工具还真不好办,左摇摇右晃晃,竟然发现螺丝帽轻易就拧开了。于是把横木卸下,用冰镐拼命地掏门前积雪,经过半小时奋战,终于把门板移开了,缩身爬进屋子,“老子终于爬进来了,冷死我了!”
    可惜烟囱给碰坏了,晚上不能生火,用小屋的灯油炉子烧了一大壶水(小屋储藏室里有储存的冰),煮了一大锅饭以后吃了收拾了,在二楼的一个隔间弄了个地方铺上睡袋就寝。那晚可真冷,虽然是室内,温度也只有大约-20度,睡了羽绒睡袋还是不爽,枕头又半夜睡跑了,腰酸背疼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一切液体都冻得硬邦邦的,一锅饭也冻成了“饭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加热成了“饭糊”。草草吃完,收拾东西就离开了小屋。临走前想把门板照原样弄好,可是雪漏进去了,右边门板比左边高了十几厘米。明年大概是不能再来入侵了,对不起啊,根石小屋的老板。
    昨夜下了一晚的雪,早上出发的时候风大得夸张,拄着冰镐用三点支撑站着,都会被刮一个跟头。我的背包罩更是象个大风帆一样,心里暗暗叫失策,只好趴在地上顶着风把背包罩拆了装起来,用向左倾斜45度的姿势慢慢地移动。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自己又离右悬崖近了不少,还好这个山脊比较宽敞,心里那个叫苦啊。鼻涕被风吹得不由自主地飘出来,加上呼出来的热气,打劫帽鼻子嘴巴前面那块冻得和摩托车头盔差不多。翻过山脊前的小山头,风就没那么夸张了,低头闷爬,越过天狗岳就望见可爱的丛林。

    下山远比上山来得快,穿过黑百合小屋前的营地,又走进了林间雪道。羊肠小道边积雪高高的,lg说弄个轮胎来坐在上面就可以一路滑到山底了。有些登山客还带了雪鞋,其实这路早被踩实了,穿雪鞋走除了碍事没其他作用。渋の湯的硫磺臭味还是那么浓,登山口宁静得没有一丝风,和山顶的狂风相比,真让人觉得恍若隔世。

    这次第一次穿冰爪爬山,把雪套刮了好几个大口子,真是心疼。登山鞋的鞋头也被冰爪前面的两个环磨没了毛,这要是gore-tex的鞋子该有多心疼啊!冰爪底自制的防雪板韧性不好,走岩石走烂了大半,基本是一次性。带墨镜被证明是大大的失策,因为结雾现象太严重,还是像lg一样带雪镜比较明智。煮饭一锅煮2合米还是太多了,虽然这次煮熟了,可是真的很难吃。冬天爬山带水真是个问题,水袋里灌热水放在包里也很快凉了冻了,热水壶能装的水又很有限,还好这次路线短喝得少。冬天在雪地上扎营的话,-20度的睡袋不知道扛不扛得住(还没在雪地上扎过营,迄今为止每次冬天都闯进了某个小屋)。每次冬天去爬山我都穿着5年前在迪卡龙买的红外套,自己看着都土得不能再土了,决定实时候咬咬牙添件新外套了……

穂高連峰の旅

 穂高連峰的主要山峰为北穂高、奥穂高、西穂高、前穂高,均为标高3000米以上的山峰,岩峰耸立,山顶部分颇有难度。其中的奥穗高标高3190米,为日本第三高峰。穗高连峰是日本登山的起源地,攀岩地圣地。从上高地出发,以奥穗高为中心的纵走路是登山季节最受欢迎的登山路之一。有畅快心胸的展望景色,有清凉的小溪,有必须手脚并用利用锁链攀爬的岩壁,还有秋季绝景色的红叶。
 上周的三连休和无忌的几个朋友一起去走了一次这条纵走路。成员和上次一起去北岳纵走的一样,我们家两口,擅长煮饭走路飞快的hutari,美食准备周到的长亭古道夫妇。
 第一天进山,从上高地到涸沢帐篷场,约花费8小时。这条路很少人走,因为它比另一条进山路要多花2小时,而且路程比较艰苦,要翻越一个山脊,沿着斜坡切到帐篷场所在地。因为是三连休,人特别多,为了避开人潮,也据说这条路风景很棒,所以选择了它。
 第二天原定是攀上北穗高,向南沿山脊攀登,宿营奥穗高前的帐篷场,约6小时。第三天攀登奥穗高,前穗高,然后从岳沢下山,约9小时。后来改变了计划,第二天直接爬到奥穗高帐篷场,扎营后往返北穗高,第三天由于下小雨,爬岩场过于危险,放弃了原定计划,从涸沢下山。
 北穗高-奥穗高-前穗高的山脊是一条非常危险的路,一路全部都是攀爬岩石,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悬崖,今年已经发生了5起滑坠事故,死亡6个人。我们没背包往返北穗高花了5小时,若是背上几十斤的大背包,真是险不可言,所以第二天才因为小雨而放弃了日本第三高峰。

清晨的上高地的溪流,远处是活火山烧岳,目前禁止登山。

涸沢帐篷场,登山热季扎满了帐篷,还好我们到得不算太晚,不然就只能咯屁股了。
远处被云遮住山顶的是奥穗高岳

涸沢岳山顶

热闹非凡的山小屋。山小屋提供简易的住宿和用餐,一般不要用餐一晚6000日元左右。

第三天一早下山时小雨霏霏云雾弥漫。云开雾散一瞬间堪称绝境,可惜我掏出相机时已经晚了。

挂着露水的山花

下山路的终点……接下来是4小时的林道,基本是平路,可是……走得我好苦!!

 最后,在奥穗高帐篷场扎营那天是中秋节,我从厕所出来时见到了此生最美的月色。茫茫云海上浮着安静的满月,月光流转,天地一片通明,天空中薄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