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裁缝

给bb的礼物

    小鞋子才只能放两三个手指进去,不知道小bb的脚究竟有多大,所以钩了一双大点的,一双小点的。天热穿不了其实也无所谓,做好了放在手上看就觉得很萌。那些小衣服,是上次去日暮里纤维街时买回来的棉布,还有些裁好了没有缝起来的。做工比店里卖的是差多了,成本还高,不过晚上有时缝缝剪剪,比泡在电脑面前更能减少些压力。反正现在给自己做衣服也大多穿不上。
    不过还是买的省事便宜啊,下午和老公去买菜时,一口气买了8件小衣服。摸不准小朋友究竟会有多大,长个子的速度如何,标签上写size 60的,体重6kg,生出来3kg的话,多久就会长到6kg啊?

毛线鞋

DSC_5560

DSC_5561

DSC_5562

DSC_5564

手工生活

    早上起来的时候,传说中早上下的4月雪已毫无踪影,阳光暖呵呵地照下来,让人心情大好。散步去图书馆还书,消磨了1小时后又奔去了日暮里的纤维街,收集了一大堆棉布,踏着夕阳心满意足地归来。

    我小时候的衣服,大多是妈妈亲手做的。家里以前还有一台老式的缝纫机,用脚踩踏板拉动皮带的那种,还记得缝纫机上金色的商标牌,和微微渗出的机油。以前妈妈做衣服时,我很喜欢在边上玩缝纫机那个轮子,针头一上一下的,轮子也一松一紧,沉浸在那种描述不清的节奏感中让人无法自拔。受妈妈的影响,我也很喜欢做手工,小时候拿到手工课的那些纸板,会在第一时间把所有的小车子小屋子全都粘好放好。衣物的话第一件作品大概是小时候把一块布剪个梯形,然后挖两个洞作为袖口,缝上扣子给塑料娃娃穿的马甲。第一件做的像模像样的衣服,是按照“服饰文化”那本杂志里的图样照葫芦画瓢,裁好后用缝纫机车起来的裤子。在一块漂亮的布上慢慢地划线,仔细地用剪刀裁开,封边,把缝边对齐用针别好,车上线,熨平,若干个小时后一件成功的衣裳拿在手里时,那满足感几乎是无穷的。

    以前还织过毛衣、围巾啥额,不过大多闲置在衣柜里。毛衣对现在的环境来说实在是太大动干戈了,整个冬天都没有出场的的机会。而手织的围巾多少又太过于厚重和老土,成为挂在衣柜里形形色色的围巾中总也不会伸手的那条。倒是棉布,始终让我喜欢得紧,尤其是那些颜色柔和,薄薄的,柔软的布料,摸着似乎就能感觉到将它们穿在身上,摩擦着皮肤,走在阳光里的感觉。平常逛街买衣服的时候,我也总是会淘回来一堆棉布的长的短的衣衣。旅行的时候,这些揉起来只有一小把,洗起来拧拧就干的衣服也总是成为行李的首选。有时候逛街时看到心仪的衣服,一翻吊牌,看到让人犹豫的价格,会忍不住想,这个款式我自己也能做,下次自己去买布来做。所以买衣服时,常常会挑些自己做不来的布料或款式,不过,那些心想自己也能做的款式,回家来画下图样后,总是没了下音。

    上次去日暮里时,淘了很多便宜的布料,大多是100日元1米的。那些布几乎都变成了成品之后,我觉得这次似乎买些贵点的也没关系了。不过还是没舍得买太好的布,淘了好几块纱布布料(カーゼ),不是做口罩的那种纱布,而是编织得很松很薄的棉布,一层的话非常透,很多是两层或三层的,手感柔软,看上去有点旧旧的感觉。在一个有五层楼几千种布卷的店里一直消磨到关门,各种各样的布料漂亮得让人目不暇接,太绚丽的怕自己驾驭不好,最终还是选了些一向的素色风格。两大袋子布才四千日元,估计又能让我折腾好一阵子了。
DSC_5135 copy

前段时间的一些衣衣,都是用100日元/米的棉布做的,配些自己勾的或者百元店收集来的花边。
DSC_5124 copy

————————————————-
去年秋天泡的梅酒看上去已经非常诱人了,可是由于怀孕,只能对着瓶子流口水。等到明年断奶之后,半杯陈年梅酒半杯苏打水再加块冰,想想都激动啊……现在先忍忍。
DSC_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