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日子

给bb的礼物

    小鞋子才只能放两三个手指进去,不知道小bb的脚究竟有多大,所以钩了一双大点的,一双小点的。天热穿不了其实也无所谓,做好了放在手上看就觉得很萌。那些小衣服,是上次去日暮里纤维街时买回来的棉布,还有些裁好了没有缝起来的。做工比店里卖的是差多了,成本还高,不过晚上有时缝缝剪剪,比泡在电脑面前更能减少些压力。反正现在给自己做衣服也大多穿不上。
    不过还是买的省事便宜啊,下午和老公去买菜时,一口气买了8件小衣服。摸不准小朋友究竟会有多大,长个子的速度如何,标签上写size 60的,体重6kg,生出来3kg的话,多久就会长到6kg啊?

毛线鞋

DSC_5560

DSC_5561

DSC_5562

DSC_5564

换了家医院

    从新的医院回来,整整等了3个小时才检查上,困得要死,胳膊上被抽了4管血的地方还在刺痛。

    上周终于去区役所咨询了那个“入院助産費用助成”制度,是一个针对低收入家庭的补助,本来四十多万日元的住院出产费,申请使用这个制度后自己只需要负担十来万(也许还要自费更多一些),另外42万日元的出产育儿一时金也可以照领。申请这个制度,必须要是全家去年都属于“非課税”人群,或者接受了“生活保護”的人,所以家里有人工作的就别想了,都是学生的话打工比较少还有可能。

    这个制度在都内指定了二十来家医院,我以前去的医院不能使用,只好考虑换一家医院。上周请以前的医生写了一份用于转院的“紹介状”,我的检查履历应该都在里面,今天拿到新的医院去初诊。这家新的医院非要看完所有预约了的患者,才轮到未预约和初诊的人,于是我就坐在椅子上从10点等到12点半,别人都看完走掉了,才轮到我去见医生,等到花儿也谢了,瞌睡虫爬满全身。5555555,早知道不一大早起床了。

    医生是个女的,挺年轻,比被男医生看抵抗感要少点。我的介绍状里似乎记录不全,像肝炎呀HIV的血液检查,明明几个月前就做过了,但却没有记录,没办法只好重新被抽血,当然也要重新被收钱!结果这次用了两张检查补助券,还要自费1万3,掏钱的时候真心疼,早知道这么贵的话,就和医生商量把这些检查推迟到下次了,等我申请好那个助产补助,所有的检查都免费了。其实应该说,早该去申请的,拖拖拉拉一直到转院的最后期限30周附近才去区役所,早申请早就省了好几万检查费了。唉,白花花的银子啊,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飞走了……

    8过,要不是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提起这个制度,我还不知道呢,住院费到时候自己掏了也是白掏。好吧,自己赶紧安慰一下自己,付了的钱也要不回来,心疼也是折磨自己。。。

———————————————–
另外,接到日产销售的电话,停车场使用证明书的开始日期是6/4,所以要那之后才能去警察局办车库证明,得到6/10左右才能拿车。

车载GPS

选了Kenwood的MDV-313,2 Din一体式,可以装到车上的盒子里,6.1型屏幕,带DVD机、ワンセグ(电视)、USB接口、SD卡槽,可以放Mp3和接iPod,据说GPS性能还不错。

mdv_313_b

找日产店安装的话需要2万块的工费,上网查了一下午,自己安装也是可能的,主要是配线。查到Note的配线图,打算回头自己装装看。安装时还需要电源、天线变换线和车速信号变换线。主要工序有:停引擎、卸掉蓄电池的负极,卸车内的3处面板,固定GPS,按好GPS天线和ワンセグ天线,接电源线、车速信号线、倒车信号线,测试,安面板。

在日本买车后的手续,以及车体以外的费用

今天去区役所办了个印章登录证明,然后拿去日产的店里,顺便在那里传真了一下停车场的申请书,过几天要转账付车钱,还有等停车场寄契约书来,付停车场签约钱以后,再等个十来天,才能拿到车。

新车购入(签约)后:

1)租停车场,要离家2km以内的范围内。停车场签约后拿到「使用承諾証明書」。这个过程需要10天左右。自家有停车位的话就不用租了。
2)去警察局办「車庫証明」,需要停车场的「使用承諾証明書」(自家有停车位的话,只要自己写个纸表示停车位所有人是自己就行)、申请书、停车场的布局图。可以自己去申请,也可以委托车的销售店去。
3)车辆登录(拿车牌),这个手续一般都由销售车店代办,费用1万8左右,包括在买车的初期费用之中。另外需要去一趟区役所申请印章登录,办一个印章登录证明书交给销售,这样销售才能去代办。
4)纳车。

新车购入时要付的税有:自动车税、自动车重量税、自动车取得税、自动车赔偿责任保险,我买的这台花了了86,400日元的税钱。现在日本搞取得税和重量税减税75%,比其他时候买便宜很多。另外还有个贩卖车辆回收费11020日元。车体以外的各种费用(手续费和税钱)加起来是125,560日元,另外还有5万6左右的消费税。

看车记

下午和老公一起去看了3款车,本田的FIT,日产的Note和丰田的Passo,最后还是FIT性价比最高,明天也许还去看看丰田的Vitz,不过估计八成就买FIT了。(以下价格都是日元)

4月份在小春上认识了一位mm,她老公在本田工作,把我的联络方式介绍给了本田店铺的销售,前天FIT的商品目录和价格表就寄到家里来了,昨天销售打来电话,约好今天去看车。这位销售名片上的照片比真人起码年轻10岁,见面的时候我还真没发现是同一个人。他的接客态度不错,介绍得挺详细的,让两个完全没有做过功课的人明白了各个附属品是干啥用的,还有购车补助金啥回事等等。报价下来,排量1.3L的最基本的车型,加上F package(座椅高度调节、后视镜自动关闭、后车窗玻璃贴层等)、ETC、车脚垫,和14万5的各种税金和手续费,报价129万8。在一群小路上开了一圈,不过市街里面基本开不出啥区别,最多只是没发现明显缺点。FIT把前车台降得很低,前面一块大玻璃,视野很宽广,还蛮舒服的。回家后查了查,发现ETC完全可以自己买来装,比本田卖的能便宜个1万。又咨询了一下小春上的mm,得知自己去拿车可以省1万块的纳车费用。去掉这些后,回头希望能再砍个两三万,再让他送点小东西就差不多了。另外自己再去买个GPS,再加6万左右。

从本田回来后,顺道去了日产的店铺。日产的5人座小车有好几款,像仿甲壳虫造型的March、方方正正的Cube、内装比较好的Tiida和自家广告号称引擎比较强的Note。租车的时候开过March和Cube,前者引擎弱而且空间小,后者车前面的台太高而且空间也小,所以也没放在考虑范围内。让销售给报了一份Note的价,加上和前面FIT差不多的配置,要136万3。我掏出FIT的报价单后,日产的销售一脸为难,说FIT真便宜啊,俺们家的确是很难比得上。Note的引擎是1.5L的,内部空间也要稍微大一点,不过座椅高度不能调,而且比FIT贵上6万多,缺乏点竞争力。另外TIIDA比Note还要在大个十几厘米,内装也高级点,但价格就要高出30万,没啥必要,不考虑了。

丰田的corolla的店铺就在日产的对面。原来丰田下面的销售公司分成了4家,每家销售的车种都有所不同,比如corolla卖的主要都是大车,小车就只有最近新出的Passo,而5人座经济型小车里比较畅销的Vitz只有在另一家公司Netz才有卖,同样都是丰田却要跑两个地方看,真是不太方便。Passo说实在和前两款车比实在是缺乏竞争力,只有外形还比较可爱,排量是1.0L的,内部空间很小,稍微加一些附属品后的报价要130万,没有座椅高度调节的配置的话120万日元,虽然便宜,但这个空间后排坐3个人的话肯定很挤,基本上是排除了。丰田的这位销售估计也觉得我们好像不太满意,没啥推销的积极性,也许他平常都卖大车,这款小车的销售本来就不咋重视。

Vitz在日本以外叫Yaris或Echo,也算是款畅销车。这些车看多了觉得差别都不大,也就几万块的浮动,配置性能外形没啥大差别。要是能报价便宜点,说不定还能拿去给FIT的销售再讲讲价。好歹FIT也是去年日本国内的最畅销车型,卖得好也的确是性价比高。买车以后每个月交自动车税保险租停车场平均下来大概也要4万,比租车是贵多了,买个方便了。以后搬家了的话估计停车场这个大头能便宜些。

上海

电梯必然是左右都堵得水泄不通的。
地铁先下后上是没谱的,不然一定成为下不了车或上不了车的那个。
车上用来扶的柱子总是有人靠在上面的,拉环一定是高不可攀的。
坐着的人不管有没有人走跟前经过,二郎腿都不会放下来的。
在银行排队的话1米线是不能遵守的,不然总有人奋不顾身地插进来。
斑马线上没有行人>自行车>机动车的优先问题,走路的和拐弯的车总归是勇者胜。
公共场所里的马桶垫圈上总是一圈黑黑的脚印,卷筒纸架也永远只是形同虚设。
大街上的垃圾桶虽然是成对的、标明了垃圾的分类,但显然没有任何人当真。
投币的巴士是不找零钱的。
公用电话亭是得买卡而不能投币的。
厕所排队的时候是一人挑一个门排的。

所以世博试运行第一天,混乱不堪、垃圾成堆,让各国媒体看了笑话,也是完全的意料之中。

手工生活

    早上起来的时候,传说中早上下的4月雪已毫无踪影,阳光暖呵呵地照下来,让人心情大好。散步去图书馆还书,消磨了1小时后又奔去了日暮里的纤维街,收集了一大堆棉布,踏着夕阳心满意足地归来。

    我小时候的衣服,大多是妈妈亲手做的。家里以前还有一台老式的缝纫机,用脚踩踏板拉动皮带的那种,还记得缝纫机上金色的商标牌,和微微渗出的机油。以前妈妈做衣服时,我很喜欢在边上玩缝纫机那个轮子,针头一上一下的,轮子也一松一紧,沉浸在那种描述不清的节奏感中让人无法自拔。受妈妈的影响,我也很喜欢做手工,小时候拿到手工课的那些纸板,会在第一时间把所有的小车子小屋子全都粘好放好。衣物的话第一件作品大概是小时候把一块布剪个梯形,然后挖两个洞作为袖口,缝上扣子给塑料娃娃穿的马甲。第一件做的像模像样的衣服,是按照“服饰文化”那本杂志里的图样照葫芦画瓢,裁好后用缝纫机车起来的裤子。在一块漂亮的布上慢慢地划线,仔细地用剪刀裁开,封边,把缝边对齐用针别好,车上线,熨平,若干个小时后一件成功的衣裳拿在手里时,那满足感几乎是无穷的。

    以前还织过毛衣、围巾啥额,不过大多闲置在衣柜里。毛衣对现在的环境来说实在是太大动干戈了,整个冬天都没有出场的的机会。而手织的围巾多少又太过于厚重和老土,成为挂在衣柜里形形色色的围巾中总也不会伸手的那条。倒是棉布,始终让我喜欢得紧,尤其是那些颜色柔和,薄薄的,柔软的布料,摸着似乎就能感觉到将它们穿在身上,摩擦着皮肤,走在阳光里的感觉。平常逛街买衣服的时候,我也总是会淘回来一堆棉布的长的短的衣衣。旅行的时候,这些揉起来只有一小把,洗起来拧拧就干的衣服也总是成为行李的首选。有时候逛街时看到心仪的衣服,一翻吊牌,看到让人犹豫的价格,会忍不住想,这个款式我自己也能做,下次自己去买布来做。所以买衣服时,常常会挑些自己做不来的布料或款式,不过,那些心想自己也能做的款式,回家来画下图样后,总是没了下音。

    上次去日暮里时,淘了很多便宜的布料,大多是100日元1米的。那些布几乎都变成了成品之后,我觉得这次似乎买些贵点的也没关系了。不过还是没舍得买太好的布,淘了好几块纱布布料(カーゼ),不是做口罩的那种纱布,而是编织得很松很薄的棉布,一层的话非常透,很多是两层或三层的,手感柔软,看上去有点旧旧的感觉。在一个有五层楼几千种布卷的店里一直消磨到关门,各种各样的布料漂亮得让人目不暇接,太绚丽的怕自己驾驭不好,最终还是选了些一向的素色风格。两大袋子布才四千日元,估计又能让我折腾好一阵子了。
DSC_5135 copy

前段时间的一些衣衣,都是用100日元/米的棉布做的,配些自己勾的或者百元店收集来的花边。
DSC_5124 copy

————————————————-
去年秋天泡的梅酒看上去已经非常诱人了,可是由于怀孕,只能对着瓶子流口水。等到明年断奶之后,半杯陈年梅酒半杯苏打水再加块冰,想想都激动啊……现在先忍忍。
DSC_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