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日子

传说中的印度签证

    某日我在twitter上推了一条:【下午去申请印度签证。】,@eyafevol若有所思地回了一条【著名滴印度签证啊】。当时的我很傻很天真,并未理解【@hyacwen 因为有艰难险阻花样百出故事不断啊】这句话的含义。订好机票以后lg说,你签证还没拿到了就订机票,我扬起无辜的小脸说,印度签证嘛不是很好拿的么,只要交个表拿几张复印件就好了。在我的心目中,第三世界的大门应该是时刻向俺们的红本本敞开的才对。

    今天奔去签证窗口,当办事的小妹妹不怎么友好的告诉我(她甚至开始讲英文而不是日文nnd还好老娘今年出国比较多e文还能表达出愤怒):中国护照只能给一次入境而不是多次入境,我不能填日本地址必须填中国的永久地址,我必须将机票预定证明和存款证明传真给她,并且我需要交9235日元而不是普通的6个月多次入境的5500日元签证费。这时我才回想起eyafevol同学那一抹未曾琢磨出的神情。啊,这就是传说的真相!

    回来赶紧上twitter推了几推,愈加忐忑,24号就得付款的机票,看来必须得电话旅行公司拖延拖延。Receipt上的Delivery Date写的是12/2,但万一它不给我签证,既不会退那9235日元,也不会分担机票钱。:(

PS1 似乎美帝更让人血泪!
PS2 粗体字是血泪史,包括印三和美帝的。

@hyacwen 印度的签证处真是气人啊,中国的护照只给单次入境、要多收3000日元费用、还要我补机票预约证明和存折复印件。
@eyafevol 这应该算是广大印度签证遭遇中比较好的呢
@hyacwen 极其想google一下其它印度签证悲惨经历以平衡
@fivestone 当年我就领教过了,死活不给我double entry,本来顺便拿的孟加拉签证也没法去了
@eyafevol 丫们还明确宣布不给第二次旅游签证的呢。不过怎么说也比不上当年美国佬对俺们中国人啊。老子当年签的可都是6个月两次入境的学生签证和3个月2次的工作签证。。。3个月啊!
@shyi 为什么我觉得印度签证还满容易的啊。。。
@hyacwen 它并不拒你啊,它就是气你啊。
@eyafevol 拒的啊拒很多啊,我听过在中国美国尼泊尔签的很多被拒的。我们系的汪箴同学本来要去印度google工作不是也搞不定么。之前他要去印度参加比赛也颇多周折
@eyafevol sap员工去工作好像是。。很容易啊
@shyi 不是的呀是去玩
@eyafevol 据leeloo说他在尼泊尔见到人家行贿印度签证官,钱拿走之后拒了。。。
@shyi 这个fav一下
@hyacwen 你们不要吓我了,签证12/2才有可能发,机票我得11/24就付钱啊。搞得我都不敢付钱了。
@eyafevol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啊
@littley 啊这种瘪三国家请我去我也不去啊,说不定回来就落下一身病!
@eyafevol 回顾姐姐我辛酸的签证史,远的有乘10个钟头灰狗去迈阿密然签申根然后马上乘10个钟头回去,从纽约飞去温哥华、蒙特利尔签美国,近的有飞去香港签。。。肯尼亚,每张小纸片都是很多钱啊!
@littley 归根结底是护照颜色不对
@hyacwen 投胎要谨慎,中国有风险。

窗外的晚霞

连续两天的阴雨似乎要结束了,傍晚时窗外的天空红得惊人。明天大概是个晴天并且会刮大风。门口这条河叫做“隅田川”,这座桥叫“白胡子桥”。这两张和前面两种那个咖啡的,都是ISO1600,D700的高感光度实在是很牛比。那个,我也打了鸡血行不。。。。。。

晚霞

窗外

荒川河堤、以及记一次最失败的爬山

    由于某人报了明年3月的荒川马拉松,一有空就要出去跑。当人家老婆实在很不容易,难得休息我只想宅在家里上上网灌灌水听听音乐看看片,但是每次都会被死拉活拽的弄到河堤上去。我最讨厌的运动就是跑步了,所以某人虽然拉我出了门,但其实还是他一个人跑,我骑车跟着,或者溜直排跟着,或者干脆自己溜着个直排、踹着个相机趴在泥巴地上抓夕阳。天气好的时候河堤上的夕阳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咸蛋黄,远远的几个剪影走在咸蛋黄里,实在是太诱人了。可惜啊,没抓到过咸蛋黄,因为看到的时候没带相机,带相机的时候却因为动作太慢等跑到地点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河堤边这条路有四十多公里长,跑步和骑车专用路。很多地方东补一块西补一块,跑步没什么,溜直排颠得肠子都快要掉出来。

温暖的秋日阳光

回家的时候猛一抬头发现一个硕大的月亮!

———————不堪回首的分割线——————————-

    fivestone同学提到有一次去箭扣帮pasa同学拍照的事,说,唉,那次真是不堪回首啊,爬上去拍了几张干脆就下来吃鱼去了。好吧,我终于在不堪回首的爬山上超过fs同学了。
    话说10月最后一个周末,嘉乐说这周五他没实验要做,于是我们周五一大早从新宿搭高速巴士出发,抵达松本后换车到上高地,打算爬北Alps的最高峰槍ヶ岳。这座山形状尖尖的,每次在北Alps爬山,不管从哪个山头都能望得到。嘉乐暑假的时候趁我不在一个人暴走踏破了槍ヶ岳等一连串山脉,这次算是带我来把它再灭一次。
    10月底的3千米级山峰,山顶已经积了很厚的雪,我们扛上了羽绒睡袋、10齿冰爪以及冰镐,带了3.5天的各种食物,斗志昂扬地抵达观光胜地上高地。刚下车我忽然觉得小腹一阵闪电。。。(时钟往回拨)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的便利店我想起Ed说拿卫生巾当鞋垫的事也买了一包放了两个在鞋子里,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一个恶咒。。。。。。!好不容易在上高地买到了一些,然后步行了10公里来到山口扎下营来,住了一晚,吃了一顿稍微有些夹生的晚饭。次日凌晨3点半按计划醒来,本人却进入了经期萎靡状态。于是又步行10公里返回上高地然后搭巴士回到松本接着搭高速巴士回到新宿。本次山行耗时两天,共步行20公里,爬升大概200米,耗费交通费约2万日元,拍得照片十数张。(完)

回途,那如泣如诉的秋日阳光

你的生活在别处

    5年前开始写博的时候我刚来日本,煎锅同学发了封mail给我告诉我他搞了个博客的网站,叫我去注册一个帐号,以及可以在网上写日记。于是我就去注册了,由于不知道可以干嘛,就把上班时粘在outlook里看的悟空传贴上去。那时需要给博取名字,我就想了个看上去拽拽的名字,其实是米兰昆德拉想出来的。但后来看这本小说却是好几年后,而且看了两遍还是不太记得内容,只记得有个恋子的老妈,和一个外表温和内心叛逆的诗人。

生活在别处,可以理解为:
A. 我正生活在“别处”
B. 我的生活还在“别处”
C. 我想要生活在“别处”
D 你的生活在“别处”

    这篇,姑且为D吧,你们的生活,对我来说都是传说。

—————-(穿梭到八卦的分割线)————————–

    我有一个十多年的好友,女的,高中就认识了。认识她的时候她比我大一岁,因为都喜欢看《科幻世界》成了朋友。她初中毕业时去美国待了一年所以英文很棒,所以我很葱白她。(我发现我只喜欢和葱白的对象交朋友)。她的老公也是我的高中同学,处女男。那时他俩开始谈的是后,我吃了一惊,那个处女男喜欢把头发抹得光亮光亮的啊,怎么就能泡到优等女生。前不久有一次我去上海的时候住在他们家里,客厅里放着宽宽大大暗色书柜,冰箱上贴着拿手菜谱,和耳鬓插着花朵海风吹起裙角的照片。女友肚子里正住着小朋友,我给他们看网上的相册时,她得穿上防辐围兜坐在两米开外远眺。

    另一个男的朋友,他分了些空间给我帮我把博客搬到了独立域名。十年前刚进大学时,第一个认识的师兄提到过,有个同学出去旅行没钱了就把复旦学生证往地上一放,坐在地上弹吉它。我当时听了并未盲目葱白,而是很没有感觉地只是记住了而已,也许是没向往过这么矫情的举动。再后来由于对旅行和户外的爱好居然就熟悉了,不过却从未一起去过哪。看着他搞自己的blog,去北京给女人们拍照,一个人去南亚那边晃悠时时不时地显摆,恋一个女人,办移民,然后某一天突然就已经在袋鼠国了。

—————-(回到现实的分割线)—————————–

    安家的和飘荡的,现实的和矫情的。每个人看别人的生活时其实都在暗暗审视自己。松井秀喜在美国拿了棒球联赛总决赛的MVP后,穿着风衣举着手站在游行车上接受纽约几万粉丝的欢呼,我忍不住指着电视对lg说,哇塞这种万人瞩目是啥感觉啊,有生之年好想体验体验!紧接着我又自顾自地自言自语下去:这样就没自己的私人生活了,体验一下就好,不用一直受人瞩目。或者如果我能潜入别人的意识里面,旁观一下别人的生活就好了。唔……好像也不行,如果只是旁观别人,那没有“自己”的这种归属感觉,肯定没劲。。。由于前提不成立,妄想仅仅持续了十分钟。

    即使前提不成立,妄想还是像咖啡一样时不时会让人怀念。骑在小摩托上从学校回家的二十五分钟里,我会一直在脑海中列举Heros里面的各种特异功能,考虑一下自己比较喜欢哪种,以及如果获取的话会怎么用。伤口愈合好像没太大必要,自己飞的话可以看夜景但是太冷不如坐飞机,时空穿梭嘛并不能返老还童其实也不过尔尔,精神分裂就更对不起别找我了,还是那个能让ATM吐钱的靠谱。从离开学校大门的那个红灯起沉思,猛然一抬眼发现居然已经到了楼下的停车场。

    晃晃脑袋回归现实。我的google reader里订阅了一大堆个人博客,有人聊追求,有人放旅行的照片,有人码流水帐,有人喷牢骚。走在路上,无关痛痒的路人浩浩荡荡,其实也许其中就有你每天阅读的某一个“生活”擦身而过。如果今天由于奥巴马在东京,恐怖分子引爆一颗核弹的话,轰隆,瞬间无数“生活”就灰飞烟散,但你们仍然按各自的轨迹不缓不急地前行。想想很有趣,以前读科幻为之着迷的平行宇宙说,换作平行生活似乎也挺靠谱,共享的只有一个不怎么靠谱的时间轴。

听故事的顺序

    我有一个习惯,看某些连续剧或者电影时,刚开演一会儿就会很不耐烦,如果手头有台电脑,一定会先暂停片子、google一番,把每一集的剧情或者电影的来龙去脉都详读一遍,然后再继续播放,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最近NTT的光缆服务给我送过来一套看宽带电视的机器,免费试用一个月,有看很多电影电视剧及一些频道。于是我开始看Heros的第一季,一边看一边吃栗子喝咖啡或上网,working memory不够用了。于是我先到 这里 把第一季的剧情都阅览了一遍,并且随时在 这里 查看每个人物的超能力摘要。

你呢?你go不google剧情?


投票结果的分析看这里:Go不Google剧情上的性别差异

学习笔记,为什么要哇屁(WAPI)不要哇法艾(WIFI)

    我只知道手机卖到中国,要把WIFI功能阉割了才行,但由于不求甚解的懒惰,始终不知道原委。今天XMonkey同学告诉我原来是为了这个WAPI,哦,恍然大悟。写下来扫比我还盲的童鞋们。

    首先wifi是现行的无线网络国际标准。路由器和网卡之间连接,双方硬件都要使用同一个标准的编码方式,才可能通信起来。目前那些电脑里的无线网卡、商店里的路由器、网络服务商(中国的除外)提供的无线网络、PDA、iPhone、其他智能手机里提供的无线网络功能,都是符合wifi标准的硬件。你去旅行的时候可以问旅馆前台有没有无线网络(wireless internet),也可以问有没有WIFI(发音:哇法艾)。

    然后WAPI也是一个无线网络标准,和WIFI的区别主要是算法不一样。WAPI是中国自己开发的,推广的主要原因,一是嫌WIFI的加密算法不好,容易泄露机密信息,二是盘算着中国如果能出个标准就必定能领导世界。前一个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现行很多标准都不是最好,改善余地很大,但改起来不是一个地方说了算。后一个理由就有些搞笑了,家家都想出个国际标准引导世界潮流呢,关键是人家吊不吊你的问题。

    另外还有为了实现实名制上网一说。不过在天朝这一点通过政策来实现,似乎比跑到国际上去要全世界都同意一个标准要容易些。

WAPI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公开密钥体制的椭圆曲线密码算法和秘密密钥体制的分组密码算法,实现了设备的身份鉴别、链路验证、访问控制和用户信息在无线传输状态下的加密保护。

    2003年中国开始推广WAPI,随后近年开始在手机界强制执行,什么iPhone、诺基亚、HTC,要把手机卖到中国来,就必须把符合wifi的网卡阉掉。本来像wifi这样的“标准”就是要把所有无线设备都“标准”了,以达到相互通信的目的。但只在手机上上演的半拉子WAPI,怎么看都觉得滑稽。中国想推广一个标准,如果够强大本来也不能说完全是坏事,但明摆着别的国家的硬件厂商都不会理你的时候,却不顾中国使用者的利益采取强行推广的方式,还必须要把在别的标准的硬件拆掉,就变成天朝又一特色风景了。

    于是现状是,在中国卖的手机,能不能用WAPI问题不大, 不支持WAPI的话必须得把wifi阉割干净。所以在有无线网络的地方,中国的手机也用不了wifi。中国的WAPI设备,拿出国那自然也是残疾的。一场只发生在中国的国际标准之争,成为一个闹剧,不爽的只有用手机的群众,爽的是一场闹剧上演的过程中养肥的那些垄断企业。顺便围观抚平联通版iPhone用户没有WiFi的伤痛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