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旅行&户外

阴晴不定的法兰克福

来的时候在飞机上遇到一个女孩,她告诉我德国总是下雨或阴天,而且很冷。
到了之后我才知道,一点都没错!
出发那天东京和北京都是酷暑,但下飞机后发现温度似乎不到20度,
尤其是早晨,hostel的大厅阳台门总是被打开,冷风吹进来简直让人瑟瑟发抖。

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太阳非常美,天空也是湛蓝的,
checkout后在hostel的大厅里上网,重装我的pda(昨天彻底崩溃了,无法启动),
外面突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让人吃了一惊。
可是下午,却又突然放晴了,而且晴得没有丝毫犹豫,窗外的云如同大棉花一样。
这样的夏天,也算是很美的天气了,
不用太担心防晒,也不用天天大汗淋漓,只是需要时刻背一把伞在包里。

法兰克福遍地都是韩国来的游客,
在我住的hostel里,只要看到亚洲面孔,90%是韩国人。
有些韩国人很好认,男生的单眼皮,女生的长脸,仿佛脸上写着“KOREAN”几个字,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中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很好区分,发型和着装都有各自的特点,
韩国人也很爱打扮,不过风格却和日本的年轻人很不同。
今天早晨在hostel吃早餐时,有一个男生,长得像日本男生,
却突然走过来用韩语来和我同屋的韩国女生打招呼,
从他们的手势和偶尔几个类似英文单词的发音我才知道,
昨天晚上我请3个韩国人帮我把cd的拷贝到U盘里时,他也在旁边。
他说他一个人在骑车旅行,当然也搭火车,
前几天车被偷了,只好又买了一辆新的,于是变得很穷。
他完全没有计划,走到哪是哪。
韩国女生掏出一份excel做的日程表,那个男生哇哇大叫,哇,好厉害!我什么也没有!
其实我也有那么一份超详细无比的计划,
一个人外出,我也想走到哪里算哪里,
却不放心真的什么调查都不做,
尤其是这次欧洲的旅行,简直演化到了极致,整个过程就像是定向比赛,讲求快、精、准。

一直都遇不到和我讲同种语言的同伴,
觉得很寂寞。
虽然走在大街上,有时能听到熟悉的语言,
只是一般是中年人、旅游团、情侣……总之无法搭伴。
虽然我的英文很烂,不过出乎意料,居然我也能用它顺利交流,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用”英文,而不只是读读论文和书。

frankfurt hostel是个很不错的旅馆,离中央车站很近,
房间挺干净,而且包括早饭,不用饥肠辘辘地外出觅食。
刚到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进大门,不知道怎么乘电梯,不知道怎么用门卡,
这些东西的用法都和我概念中的非常不一样,总之,很奇特。
旅馆的大厅里放着节奏很强的音乐,很多老外坐在里面拿着瓶子喝啤酒,
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蛮疯狂的地方,好像酒吧一样,
后来才发现,老外拿着酒瓶+音乐,不等于疯狂,
这里的风格非常内敛,人们大多不和陌生人搭讪,
可以很安静地消磨一整天,非常非常安全。
今天由于要保存体力,我只去外面逛了2个小时,沿着莱茵河,
法兰克福有很多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也有很多欧风的老房子,
那些房子看上去很结实,似乎用放个几百年也没啥大问题。
frankfurt hostel也是在一栋老式的建筑里面。

似乎有些水土不服,上午开始肠胃不太舒服,
吃了4片黄连素,还是两年前在新疆买的,也不知道有没有过期。
欧洲的水据说硬度比较高,
洗脸的时候感觉也不太一样,在家的时候洗完觉得很清新,
在这里同样的脸和同样的洗面奶,洗完却觉得涩涩的。
今天晚上8点半的火车去柏林,
订票的时候失策了,搞了个换乘要等4小时的车次,
不知道Halle(Saale) Hbf有没有地方让我打发这段时间,有些怕怕。

红屋顶的海德堡

海德堡的老城区是我想象中典型的欧洲老城,
凸凹有致的墙壁上镶嵌着雕塑,墙沿上栽着花儿,
屋顶大都是红色,碎石地。
半山腰有个城堡,可以俯视大片的红色屋顶。
这是座为防御而建的城堡,城墙厚实,
到处都有为攻击而留的小孔。
同时它也很精美,虽然一部分已经被毁坏了,
但仍旧雄伟精致。墙壁上嵌满人像雕塑,
每个人像都不同,每只狮子神态各异。
城堡里有一个制药博物馆,挺有意思,
只是每人告诉我它为啥会存在。

去海德堡的老城可以坐巴士,去的时候在司机那里买了1欧的票,
回来的时候驾驶室却是封闭的,每个门口有台机器,似乎是塞卡的,
但没发现别人如何买票,万般无奈坐了免费车。
城堡需要门票,学生票1.5欧,可以闲逛几个小时。
老城区里有很多商店,有些风铃很漂亮,
但也只是看看而已,价格不费。
旅游纪念品就其傻无比。
走得很累,在回程的火车上一直睡回法兰克福,
然后去市中心买了一个USB网卡,回到hostel已经是晚上10点,天才刚刚黑。

出发倒计时1周

    下周四就要去德国了,手头上还积了一大堆事情,偏偏这两周教授告病整天都不来学校,zemi还要在暑期补讲。补吧,反正我那时已经在德国了。
    回想起,两年前一个人去新疆疯狂奔走了1个月后,那一身的疲劳,曾让我决心再也不要一个人出去长途旅行了。结果……决心就是用来让自己反悔的么?这次又是一个人,1个月。前两天lg可怜巴巴地拉住我说,老婆你不要走嘛……唉,我买机票前你咋不说呢,那白花花的银子不能浪费了啊!还好期间的10天是和朋友一起行动,要不肯定要孤单到死。欧洲的自助游法很讨厌的,交通什么的都需要预先预定,要不然价格就翻几倍,而且还没办法取消。所以,整个欧洲行就好像是一个定向游戏,嗯,我决定带上GPS,以免迷路。不打算带背包了,拖个拖杆箱,打扮成淑女状,反正要去的基本都是人堆。
    以下为定向游戏的大致方向:东京->法兰克福->柏林->慕尼黑->萨尔兹伯格->科隆->阿姆斯特丹->Delft->冰岛(路线不明)->Delft->米兰->威尼斯->罗马->东京

さかいや的冬季用品特卖

  这几天想买一件春秋用的薄羽绒,于是今天又奔去了一趟水道桥附近的さかいや。它的服装馆我还是第一次进去,总共三层,1楼是当季衣物,二楼是女性衣物,三楼是男性衣物。现在二楼和三楼放了不少冬季特卖品,价钱实在是非常非常的诱人,于是我依然掏出信用卡刷了计划内外的3件。
 
MILLET的两面羽绒外套,这件比较厚,留着冬天穿。蓬松度800,鸭绒90%,羽毛10%,面料和用线都经过了轻量化,外面是翠绿色,里面是墨绿。26000yen -> 9800yen
IMG_7918
 
Moonstone的薄羽绒,蓬松度800,鸭绒93%,羽毛7%,可以压缩后收在一个很小的袋子里。由于面料轻量化,橙色的里面的羽绒都隐约可见。袖口还有伸大拇指的设计,挺实用的。没标重量,估计200g左右。由于是男款,S号袖子还是有点长。23100yen -> 9800yen。同时放在一堆减价的还有哥伦比亚的薄羽绒,19800减到9400,但是蓬松度只有650,于是没有买。
IMG_7919
 
Columbia的Titanum系列冬季用的裤子,双层的,面料有一定的伸缩性,并有Teflon处理,所以还能防点泼水。9300yen -> 3500yen
IMG_7920

藏王温泉

    上周末加周一,和朋友去了大名鼎鼎的蔵王温泉。蔵王是一个很有历史的滑雪场,以(在滑雪场中)独一无二的树冰号称本州风景第一。总体的感想如下。优点:雪质很好,雪场面积很大,雪道多而且大多很宽。缺点也很明显:联络雪道设计非常不好,很多都需要费劲地走啊走;通向山顶的1号大型缆车的输送量太小了,混杂的时候需要等很久;没有U型槽。虽然有park,但藏得太深,找到的时候又起雾,这次都没有玩。另外,藏王还真是远啊,第一天加上遇到部分高速道路封锁,下午2点半才到雪场。
    第一天到了藏王之后,匆匆忙忙换上雪服,拎着板就直奔雪场。由于我对树冰太过于憧憬,看着山下天气似乎还不错,就大力怂恿g, z ,k一块上山顶,经过漫长的坐缆车、下缆车、拖着一只脚蹬雪地、再换乘等一系列动作之后,我们终于在1个小时后爬到了山顶。此时山顶风雪交加,伸手不见五指,我深感罪孽,颤抖地掏出手机,在什么也看不清的状态下拍下树冰近照。树冰其实并不是冰,而是一种2~3米高的松树,在大量降雪以及强风的气候条件下,被积雪完全掩盖起来,形成雪塔一般的造型,只在山顶附近可见。1月还并非树冰的全盛期,部分树枝还暴露在外,一般要到3月上旬,才能欣赏到被完完全全掩盖的树冰。
树冰近照,对不起大家,啥也看不明白
    5人迅速撤离山顶,回到山脚,在一条宽阔的雪道上来来回回滑了一个来小时,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旅馆。这次的旅馆还不错,虽然房间小了点,但暖房及其强劲。晚饭吃的是鍋,管吃饱。吃过晚饭以后,g队长、z副队长、k主任和我这个秘书一块去寻找旅馆大叔推荐的一个叫“左卫门啥啥汤”的温泉。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找到了。这个温泉还不错,地盘挺大,还有两个露天温泉的池子,硫磺味恰到好处。院子里积着厚厚的白雪,鹅黄色的路灯点缀其中,晶莹的雪花飘舞在空中,格外浪漫。可惜没法拍下来,只好拍两个挂着帘子的门以做纪念。
出浴图(想学别人用剪刀手把脸蛋挡小一点,后来手腕撇得吃不消放弃了)
回来路上,遇到一个很邪恶的雪人
以及一只极其有性格的酷狗
    入浴后,众人在便利店采购一番,回到房间开座谈会,整个旅馆的走廊回荡着俺们豪放的聊天声,期间k的鹅肝受到了g嫂的高度评价。直到12点,众人疲倦,刷刷睡去。半夜被z的嚎叫吵醒一次。
    第二天一早是个好天,于是俺们又锲而不舍地向山顶进发。经过长途斜降,到达第一号缆车的车站,却发现要排半个小时的队。期间还经过了藏王大温泉的门口,这个露天温泉据说同时最多可以容纳200人入浴(煮水饺啊!),冬季是闭锁的,1/26,27两天特别免费开放,z还说要滑到那里,把雪板一丢直接跳下去泡。不过当时还没到开门时间,先遥望了一把,发现男浴池是可以直接看光光的。男人真可怜,隐私被无视了。下了1号缆车后,遥望山顶,阳光明媚、蓝天耀眼,让人充满了期待。
藏王大温泉,藏在密密麻麻的树枝后
下了一号缆车后,阳光明媚,令人充满期待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到了山顶,眼前是这样的……俺们擦干眼泪,愤愤地离开山顶,还好山下依然美丽,于是z,我,lg三个人决定踏遍藏王,把几乎所有的雪道都蹂躏了一番。期间z兄不幸扭了膝盖,都是我的错,我把大家带入了缆车下面的未压雪的路(唉,俺就好这一口),回头发现z兄趴在雪里不动了,原来是板头插雪里,膝盖硬扭了一下。可怜啊,一瘸一拐地还坚持把剩余的雪道蹂躏了个遍,终于在我又一次要冲入非雪道区域时,z兄毅然地离开了俺们,回去投奔g队长了。还要提一下g队长买的对讲机,真好用,太酷了,拿着那个拉开喉咙对话,好像特务一样,特神气。
    踏遍藏王之后,又去了趟山顶。白天上山顶的缆车还要排半小时队,这时已经是空空荡荡了。很开心地在缆车里拍了个够。山顶依然白雾茫茫,但山腰上却能看到美丽的树冰景色。
缆车上看到的树冰展望,一抹夕阳透过云缝,落在山坡上
我就喜欢缆车下这样的地方,蹂躏了个遍,回来的时候被工作人员用喇叭警告了“立ち入り禁止です!早くコースに戻ってください!”。
藏王的这样的类似于雾凇的景色也挺漂亮的,雪质比较粘,裹在纸条上,远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张可是我硬撑开缆车罩子拍的。
    第二天的晚饭依然是鍋,不过内容有所更新。饭后g兄一家,z, k, 我家2人,全部8个人,坐上g兄的大车,大伙一块儿去泡汤。毕竟是周日的晚上,温泉里冷清多了。冲进女浴室一看,一个人也没有,还以为,可以偷拍几张了,结果发现人都在外面露天的池子里泡着呢,只好作罢。这夜研究完z兄带来的雪板花样录像后,早早就睡了。那些花样真是很酷,z兄在伤腿的情况下还能表演得极酷,令人羡慕啊。要是脚底长弹簧就好了!
    第三天,k居然破天荒地和大家同一时间做到了早餐桌子上,要重点表扬一下!这天已经不是休息日了,滑雪场空荡荡的,有park的龙王雪场竟然是我和lg两个人貸切状態,不过起雾了,工作人员在雪包包上把杆子插成了叉形,只好回到离旅馆比较近的雪道寻找大部队。z伤了腿,无法兴风作浪,一直跟着k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工作。k果然滑得好多了,小弯转得甭溜。g队长正在努力地教g嫂和大儿子滑雪,g嫂并着八字努力地下滑,非常卖力。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g队长带着k和z奔向另一个方向,似乎已经把两个小朋友和g嫂给抛弃到餐厅了……对讲机联系,果然去中央雪道爽去了。俺们在缆车下面蹂躏了三个来回,雪道上蹦达了n次(olie的基本功太差,还需多多练习),又决定……去山顶……。3点准时回旅馆,回去之前发现一个超可爱的トトロ的雪人,宫崎骏的动画片“隣のトトロ” 看过没?我的大爱啊!
トトロ
  收拾干净之后,除了z兄和g队长两位司机,余人倒在车里睡得不醒人事(司机辛苦了,献花献花)。夜晚八点半,抵达埼玉,扔下我和lg,余人接着奔去吃自助餐。小春滑雪队藏王之行,圆满结束。

野沢最高

野沢温泉在长野,是个很有名的温泉地,温泉村边有个滑雪场,上周末去那里玩了两天,不由得感叹一句,野沢太棒了!以后我再也不想去苗场啥的了,如果去大的雪场,首选野沢!

去的那两天天气很棒,晴朗无风,山顶的树林银装素裹,衬着蓝天格外耀眼。

野沢最大的优点是雪质非常棒,上周山顶的积雪是230cm,山脚约90cm,都是粉雪,踩上去咯吱咯吱的,一摔一个坑。有两条大的缆车一直通到山顶附近。从山顶有一条沿着山脊的5公里长的雪道,叫做sky line(天空之线),一路滑下来景色很棒。雪质最好的山顶部分,各个方向有四五条学道,这点对比其他雪场非常有吸引力。一般的雪场山顶下来都只有一两条雪道,选择和变化都比较少,而野沢的山地部分的雪道,既有比较平缓的初级道,也有稍微陡一些的中高级道,还有很多未压雪的不整地(有些是禁止入内的雪道外区域,不过似乎无人介意)。

山顶的某条雪道

吃午饭的次郎小屋后面的小树林

两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条山顶初级道上,前半段可以练平地花样,还有两三段波浪地形可以练オーリー(板头先抬的跳跃),后半段向右走有中级パーク,包括3个跳台,一个铁棍子,一个铁桶,一个box。向左走有ハーフパイプ(U型槽)。如果喜欢玩U型槽的话,都不用买一日券,买一张ゴンドラ券,做到山顶就是这条雪道的起点,滑到U型槽这里可以玩上一整天,晚上下去就行。
夕阳西下时在这条雪道的终点回头一望,最右边隐约可以看到U型槽。

野沢温泉村里有13处免费温泉,我们去了离旅馆最远的一处叫做“大湯”的地方,为啥叫“大湯”呢,一般的湯只有一个池子,大湯有一个温度正常的池子,和一个巨烫无比的池子,后者进去简直是受刑,出来以后两腿通红,不过很爽。这些免费温泉都是硫磺温泉,不能洗头洗澡,只能泡,所以最好在旅馆里洗干净了出来泡,泡好还能逛逛村子。由于有这些温泉,村子里很多地方都冒着蒸汽,游人穿梭非常热闹,还可以买鸡蛋在温泉里泡上半个小时,敲开壳吸到嘴里,味道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