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散记

    每个冬天到来的时候,都免不了让我有格外寒冷的感觉,几乎再想不起不久前夏天的和煦。这个夏天,我丝毫没有感到炎热,幸运地在那些如画般美丽的地方走过。那些记忆虽然已相隔几月,却几乎触手可及。

    丽江是个很好的地方,不管它是否改变,不管是否因为当时的心情,它在我心里依然闪烁着难以磨灭的光芒。车到丽江的那个晚上,我已经在路上颠簸了近十个小时,转过一个山谷后,看见星星点点的灯光在远处闪耀,有种温暖感。

    我在落脚的当晚便走进了古镇。十点半后的青石板路上,游人已经非常稀少,湿润的石面倒映着稀稀落落还没关门的店铺里的灯光,失望、期待、揣测之类心情被身边的感受一扫而光,我总是这样,每到一个地方便将以前的想象抛弃干净,发现惊喜便是收获。

    夜晚和清晨的丽江,也许才得以窥视它面容的一隅。走过依然点亮着的红灯笼,从雪山山脚的水库里流来的清澈的溪水在桥下发出隙隙的低语,路边的酒吧不少已经打烊,招牌上用各式的另类昭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走进还没关门的青年旅馆,二楼的酒吧依然堆积着不少背包客,服务台后的女孩笑容甜美。可惜这里太嘈杂了不合我意,第二天我搬进了四方街后一条小巷里的阿全客栈--像所有家庭客栈一样干净可爱的院落。

    七月是雨季。到丽江后,从清晨到夜晚便总是稀稀落落地下着毛毛细雨,旅行的人们出门少了,丽江的石板路也得片刻安静。

    我住的阿全客栈是栋有个小院子和三层老楼的小客栈,二楼我房间的门口放着张旧旧的方桌和摇椅,有时不想出去,便在屋檐下滴滴溚溚的雨声中躺在摇椅上看,或趴在桌上涂抹一路走来的游记。这个小院该是我这一个半月走来的最后一站了,也是最轻松的一周。有天晚上回来的时候,门外的桌边坐了几个喝啤酒聊天的中年了,微微笑着向我打招呼。朋友问:你们刚住过来吗?一个男子说,呵呵,我是这里的老板,阿全是我弟弟的名字。进屋合上门,阿全、雪山、陌生的人名偶尔渗进来,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桌上只剩残留的花生壳、烟蒂和酒瓶盖。

    有天下着小雨,在小巷里漫无目的地乱走时,遇见一家小书店。走进去,竟然发现书架上满是宗教、历史、人文方面的书,有些很难见到,有些很有意思,我们如获至宝般在书架边蹲了两个多小时。店里的墙上满是东巴彩画、干玉米和草鞋,胖胖的老板在一般笑吟吟地聊天,有时打量我们。走时买了两本书,和老板聊了聊夜晚的摄影。老板很有兴致地拿出一叠明信片,指着一张夜晚的小桥流水说这是我拍的。明信片里,另一张一个老妪走在清晨无人的石板路上的身影,却吸引走了我们两个的目光。走出书店,回头看了一眼店名,“高海拔书店”,依稀记得曾在巷
口看见它画在墙上巨大的招牌画。

    曾听说丽江每天夜里,会将溪水开闸,漫到路面的清水便将石板冲洗得干干净净。我很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好几个夜晚熬到很晚,街上几乎空无一人,饥肠辘辘,可惜得很一直没能见到。

    在芒康的时候,曾遇到一伙打算赶去拉萨看雪顿节的旅行者,有个女孩就住在丽江,她的姐姐在大石桥边开着一家叫“布拉格”的Bar。我们费尽周折才找到这家酒吧,受她之托向她姐姐报平安,随便找到个可以泡吧看书的地方,翻翻旧旧的Lonely Planet,找到自己家所在的城市的介绍:“一个不值一提的城市……”

    丽江古城的每条街,几乎都为旅行的人们开设着各种各样的小店,贩卖着木刻、铜铃、织物、粑粑……,天晴的时候,从各大城市蜂拥而至的人们便将青石板路塞得满满当当,熙熙攘攘。我宁愿按着地图沿那些游人少至的古镇边缘游荡,偶尔从破败的木门向里窥视,在长着青草的菜地边寻找如厕之处,迷路后转过一个小巷竟又赫然发现栖身的客栈。爬上万古楼前的石阶,我椅在汉白玉围栏边俯瞰古城的全景,黛青色的瓦片在难得的阳光下泛起沉醉之色。这景色虽然在照片上见过多次,但亲身站在高处,风拂过头发,极目四望时心情便不同。远处的山顶隐没在云层
之中,几个月前,那该是白雪皑皑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