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拉萨

来自八郎学旅馆网吧的实况报告

    抵达西藏才两天,不知为何好像已经很久似的。由于故地重游,少了些兴奋,多谢了怀旧。我甚至从布达拉宫一直走啊走,走到诸旅馆之中最远的八郎学住了下来,7年前是30块一个床位,现在是25块一个。一切如旧,包括曾经一屁股摔在地上的楼梯,和能从三楼爬上的楼顶,以及楼顶能望到的布达拉宫,只是没有人一起坐在楼顶上喝拉萨啤酒了。

    北京西路走过的很多建筑我都还记得,那个邮局,那栋窗帘被风吹起好像在跳舞般的白色的楼……昨天下午到拉萨后,本应静养以防高原反应,但坐在屋里实在无聊,于是出去逛,买了一套粉色衬衫加暗红长袍的藏装,吃了一餐及其难吃和辣的晚饭,奔去夜色下的布达拉宫转悠。晚上11点睡觉时,迷蒙之中似乎高原反应来访问了片刻,稍有些头疼、心跳,加之同屋的年轻小妹妹抱着电视直到半夜,实在是没有睡好。

    不过早上醒来,心跳和头疼都消失了,早早洗漱后换上新买的藏装,坐109路去在罗布林卡对面的博物馆。去太早了未开门,在罗布林卡混票未果,溜进大门后被发现了,行贿也没起左右,于是毅然放弃这个公园,重新会博物馆门口去排队。博物馆参观免费,有好几个展馆,从历史(包括中央管辖)、佛教文化、唐卡、生活、文化活动等几个主题,非常能学习到知识。原来唐卡不但有多个画派,除了描绘的唐卡之外,还有织锦、刺绣和立体拼布的,在黯淡的灯光下美得令人窒息,让人甚至不忍怀疑、这么奢华美丽的东西怎么可能真的存在。

    从博物馆出来,在一件藏餐馆吃过藏面喝过甜茶之后,坐301去哲蚌寺。上次来拉萨的时候,据说lg提议过去,但当时的mm据说对寺庙没兴趣,所以在拉萨晃悠1周之久,拉萨三大寺之中只去过大昭寺……话说回来,哲蚌寺真的很不错,逃票简单,喇嘛友善,不断又喇嘛跟我讲我的衣服好看,在主殿的和尚叔叔请我和甜茶聊天,为了开拓话题,我发现自己也蛮能说和蛮能问傻问题的。哲蚌寺依山而建,小巷和阶梯蜿蜒在寺庙的楼群之间,游人不多,很多时候眼前只有白色的墙壁和蓝色的天空,很美。在哲蚌寺拜佛的时候,不知道是爬得太快导致心跳过快情绪激动、还是我真的很虔诚,突然觉得眼泪盈眶,一个头就磕了下去,对每个佛像都真心诚意地行礼。主殿很宽阔,排列了很多诵经时坐的座位,放着喇嘛们的衣服,光从高处的窗落下来,照亮吊在殿中的雨挂(名称不清,喇嘛告诉我的,但他也搞不太清汉话怎么说),美仑绝焕。一走进这个殿堂,我就毫不犹豫地掏了20块的照相费,把门票钱省了交给喇嘛,也就是交给佛祖,绝对值得。

    从哲蚌寺搭拖拉机下山,又坐301回到寺区,我不但亢奋地去寻找了药王山(后来买了张地图发现没走到,去错了另一个寺庙磕头),还和藏民一起绕布达拉宫转寺一周,回到旅馆时,觉得两腿虚脱,暴走绝对是个苦活!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哟搭讪到任何旅馆。走在路上,有时我觉得去找所谓“驴友”同类扎堆,简直是可耻的。或者说,有时处于瓶子的自傲,我总觉得自己和“那帮人”不一样,大多数人讲起话来都没劲,宁愿累并孤独着,在路上。

路过四千米的深蓝·拉萨速写

    在布达拉宫山腰的平台上俯瞰清晨雨中的拉萨市时,它像所有简简单单没有高建筑的城市一样,呈现出薄薄的灰色。只有东南边大昭寺的金顶,在细雨里还顽强地散发着尊显的气味。

    拉萨给我的印象,是这样一个湿润、简单又复杂、到处有不经意的惊奇的城市。倘若我那时背着速写本和精炭条,一定会坐在路边,把那些莫明的熟悉感,画满整本。

    在拉萨的每天,我都会去大昭寺广场。第一次转八廓街时,为它的热闹和琳琅满目的小东西绕花了眼,钻进小巷后,七拐八拐便失去了方向,绕拉萨东北角一圈才摸回八郎学。后来,我常常在午后来到大昭寺广场,坐在广场花坛边坐着晒太阳,看来来往往的信徒和游人,看寺门前高高的焚香塔里散出的白色烟雾,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

    在青藏线上骑车时,我曾经在昆仑山口遇到一个57岁从深圳骑车过来的老头,到拉萨的第二天,我在八郎学的阳台上伸懒腰时,又遇到了他。聊天时他告诉我,转大昭寺应该左手拿佛珠揉捻着数,右手摇着转经筒,带一把焚烧的香草,走到寺四面的四个焚香塔,扔进火里口中还要念念有词;遇到喇嘛坐在地上念经的要布施,尤其在他们一同拍一下手掌时,那是在向你要;遇到比你年纪小或者背着小孩的妇女乞讨都不要给,因为他们不是为了神明,而且藏人认为给年纪小的人施舍,会给他的寿命带来不好的影响,但年老的人一定给;遇到蓄发的康巴人时要小心,他们尚武比较野蛮……同他聊的时候我大受感染,想要正儿八经地转一次大昭寺,只可惜我怎么看自己都是正牌的旅游者,找不到那种感觉,总像在作秀,想想还是算了。

    一个傍晚的时候,我带着一根哈达跟着信徒们走进了大昭寺。脚步匆匆地走过被雨淋湿的天井的石板。走进大殿时,只见酥油灯燃起的黄色光芒下,寺里的喇嘛们正盘腿排坐在蒲团上,闭着眼睛齐声低低地诵经,每个人的脑门都被照得光光亮亮的。喇嘛们周围有木栏隔着信徒,游人很少,所有人都尽量保持着安静,怕打扰了对神明的那份虔诚。不时有年轻的喇嘛抬起一只眼睛向周围望一眼,也有信徒逐排走到每个喇嘛面前塞给一些钱币。木栏外,有三两个人头朝佛像磕着长头,伏下身去时口里念念有词。我沿着顺时针方向绕大殿一周,四周有八个供着松赞干布、观音、文成公主等佛像,如同西藏所有的寺庙一样,佛像总是低垂着目光,脸上写着威严和普渡众生,神座着总是放着盛水的铜碗,燃着长明的酥油灯,不时有信徒从自己怀里的酥油包里用力挖出一大勺,添到灯里。寺庙里,喇嘛装束戴着尖尖帽子的佛像,和头上是类似如来佛头顶蓝色顶饰的佛像,表情大为不同。后者就像汉族所有寺庙中所供奉的神佛一样,细长的眉眼,脸庞和目光都很柔和。而前者虽然也是细长的眼,眼里却有种不容靠近和不敬的威严。
    我在转到主供奉的佛像侧面时,有个小楼梯可以走上几步到佛像边,用额头向佛主祈福。我前面是个看上去已逾七循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一步步走,但处处虔诚无比。我用额头轻触神台后,把手里的哈达恭恭敬敬地献在上面,随后转出了神殿。
    跨出殿门的门槛,反倒觉得四周一下子亮了。跟随信徒们,又沿着寺内的长廊走了一圈,长廊外侧排着长长的转经筒,我走过时拨动着每一个。几百个转经筒在人们的拨动中不紧不缓地顺时针旋转着,发出铜质的隆隆声,像种讫语,很让我陶醉其中。藏族人总是步履匆匆,飞快地从身边擦过,往着赶着一会就不见了身影。
    大昭寺的壁画举世闻名,出来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壁画的确用笔精细,布局也很考究,只是殿里的光线实在太暗了,连颜色都看不真切。

    每天晚上九点后,拉萨才陷入夜色之中。除了到拉萨的第一天,其它日子里,那儿总是下着整夜的雨,有时到第二天中午才会停,街道便常常是湿湿的,像个湿润的肺。但每个下午,拉萨又都会露出他日光城的容貌,和煦的日光很快把地面慢慢弄干,混和空气里还未沉淀下来的潮湿气味,很舒服。回到八月内地炎热的太阳下,我几乎都快忘记拉萨那种温和的气候了,只是偶尔闭上眼睛,才能回忆起鼻腔里被夜雨打起的细细泥尘的味道。

    我是第一次到拉萨,却不知为什么觉得那座城市好熟悉。在大街小巷随便乱逛时,感觉完全没有以往到其它城市的那种陌生感。也许是因为拉萨其实很内敛,在夜幕下,几乎看不出他值得张扬的一切,很多地方,路灯零零落落地亮着,有时墙里的狗闻见陌生的气味,便猛吠不已,远远近近的除此之外再没什么多余的嘈杂。二十多天后我到了丽江,虽然很多人都把这两个地方叫小资城市,但我却一点也不习惯丽江那种游人如织浓妆艳抹的小石街,也许丽江比较适合我妈妈过来避暑。

    有个夜晚在八郎学无所事事,穿着拖鞋裹着冲锋衣,两个人沿林廓路就往南一直走,直到路灯也没了,店门都紧闭,走到了拉萨河边。在高高河堤边的石头上坐上,大气里散射的光淡淡照着天空上散乱的云,面前的山影黑沉沉的,偶尔有车灯远远的一扫而过。拉萨河的水湍急地奔过,四周除了极偶尔的车声便只有哗哗作响的水声。这种地方,好像人可以很容易消散在黑暗中,任凭思绪乱飞,回忆走过的半月,回忆遇到的种种人,回忆曾经的往事,幻想还没有发生的故事,好容易就陷入发呆的情绪里,忘了时间。直到坐到冷得打喷嚏,我们才又趿着拖鞋往回走,灌了一脚的灰。

    我曾经坐在八朗学的房顶边沿,和朋友一人一瓶拉萨啤酒,边喝边胡侃。向左扭头,可以看见布达拉宫骄傲地踞在红山山腰,一缕缕傍晚的云在它身后纠缠。向右扭头,看到的是拉萨周围某座山的山顶,也绕着一条乳白的围巾。拉萨这座四面临山的城市,总能让人在心情无所聊赖举目四望时找到一些焦点,我很喜欢。

    布达拉宫在拉萨市的正中心,也是这种西藏圣城的灵魂。曾经在照片在和电视里看到过很多次,真的在它脚下的藏餐食堂边喝奶茶边打量的时候,还是有种激动感。想想好像昨天还在青藏路上被雨夹冰雹猛淋,今天就坐在这里悠闲了,有点不在现实中的感觉。去布达拉宫那天,我很早出来了,沿着东边的石级爬得气喘嘘嘘,到了小门前,发现门竟然开着,锁和钥匙居然都还挂在上面。我们赶紧溜了进去。可惜东日光殿不到九点不能进去,我们只好在东日光广场边一个小门出去的平台上,淋着清晨的细雨,鸟瞰拉萨和飞过的乌鸦。
    说到布达拉宫,实在不能不提它的厕所。东日光广场边有两个厕所之一,它是凌空搭建的两间小房子,地上开了一道沟就是五谷循环之所了。从沟向下望去,妈呀好高,排泄点什么东西,要过个把秒才听得到动静。我当时不竟想,要是把钱包掉下去,一定死翘翘。在西藏,似乎大多厕所的窗户,都是个观景的好地方。蹲着从窗口望出去,或见云雾缭绕,或见奇峰异景。
    到了九点后,我们一路拾级而上,随着信徒们一起走过22个殿堂,走到每个酥油灯前,都从手里的酥油包里用力挖出一勺献上,走到每座神像面前,都拿出一角钱供上。布达拉宫里的神明,或慈眉善目,或威严万分。五世达赖的灵塔,金壁辉煌稀世珍品不计其数。门庭廊柱上绘满了彩画,处处透露出西殿第一宫殿的华贵与尊显气派。坛城殿中的坛城巧夺天工,装饰满水晶、松绿石和珊瑚。墙上高处的经书,虽然积头陈尘,却有一总神秘莫测的吸引力。走到每处,我都特别恭敬,不敢触犯神明。
    只是在最后几个殿,遇到了好多从西边下来的旅行团,布达拉宫内顿时充满了嘈杂与喧闹。从广东、北京等各地来的旅游者,无所顾忌地触犯着种种禁忌,虽然僧人们总是宽容地注视着一切,却让我这个汉人觉得汗颜。我一向非常讨厌旅行团,因为他们破坏了太多美好与宁静。

    离开拉萨的前一天,我找到林廓西路上的伊特劳尔,吃了顿西餐。餐厅环境很好食物味道也不错,坐在落地窗边,看着窗外零零落落来往的人,看着这条毫无可彰显拉萨气派之处的普通街道,看着窗外渐渐下起的夜雨,看见潮湿街着上反射的路灯的光茫,突然间有些伤感的情绪爬上来。不想离开,于是告诉自己还会来的。我想,大概有一天我会在这座城市开一间旅馆,房费要比八朗学和吉日便宜,要能供应蛋炒饭和汤,还有研磨的咖啡,但一定不能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