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hyac

悬疑和隐喻-吐槽村上春树

    最近在地铁里读1Q84,刚看到book2。不得不承认,情节很吸引人,我也读得津津有味。但其实说不上喜欢这本书。

    村上春树给我的印象,技艺纯熟,会写长篇流畅的文字,引用各种文艺资料信手拈来。经常一边读一边让我留意他写文字的技艺,而非纯粹沉浸在故事之中。长长的细腻的描写,并未用到很多词藻,总让我感叹或嫉妒,怎么就能写出那么多好看的文字呢(按字算钱的话赚稿费技术一流)。

    他的故事,读的时候觉得很吸引人,读过之后却很快会忘记情节。早些年读过的那些书,且听风吟、寻羊冒险记、1973年的弹子球、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舞舞舞、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哪怕重新在看且听风吟,读了一半也没有任何可以捞起来的印象。挪威的森林,大概是没有“另一个世界”的设定,仅是“恋着自杀好友的女友的大学生”的简简单单的故事,倒没忘的一干二净。

    最近读完了海边的卡夫卡,刚读完所以记忆还算新鲜,没有忘记情节。一边读一边不得不留意他的写作技巧,突然就到了结尾,所有的疑团和隐喻都没有任何解释,就那样眼睁睁地结束了,说实在我很愤怒,觉得作者是个骗子。我不喜欢这种全部都是隐喻,不告诉你为什么,也不告诉你是什么的小说,因为文字总是需要解释。一幅画,如果是一副抽象画,你不知道它画的是什么,那至少它得让你觉得美,或者觉得丑。但是本来有情节的小说,读到末尾却发现作者说,我这是一副抽象画,你自行去理解吧(理解不了我不管)。。。。。。那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看不太懂的电影,看完以后我会去找找影评,看看有没有可以参考的解释(就是这么土)。看完海边的卡夫卡,我也去搜了下读后感,无一不让人觉得是满篇废话。

    1Q84读到现在,感觉很类似,难道我又要被骗一次了吗?两个月亮的世界,皮囊少女,恐怖的教团。。。作者又打算在把所有的疑团堆到最高点后,告诉你一切都是隐喻,自行理解去吧,然后就结束吗?

    不过我想这次大概还是会继续读完。讨厌。

伪科学的传播

    有一位校友在微信上转了一篇贴,关于“为什么女人经期不能洗头”。概括一下就是说,“不是着凉这么简单,马上吹干也不行,经期头发湿了(以及吃冷的东西)子宫就会收缩,经血就无法顺利排出,长此以往积血成癌”。

    鉴于转帖者是一医学研究科的博士,我好奇点开读了。文章里介绍的这说法的来自于台湾的(号称)博士的庄淑旗女士。google了一下,好家伙,还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主张各种传统坐月子法,似乎还出了书勒。

    另一位医学博士校友姐姐回复说:“胡说八道。”

    庄女士的这一主张据说是对3万日本女性癌患者进行调查后得出的,据说研究成果在日本发表了。我检索了好半天,不得。庄女士又据说是1961年取得慶応大学的药理学博士,我查了下慶応医学研究科的主页,该医学研究科(硕士博士课程)始于1956年,6年制,最初只有生理系、病理系、予防医学、内科系、外科系5个专攻,当时还没有药理学。这位庄淑旗奶奶是骗子的可能性相当大。不过这些并不能说明她的主张一定是错的。

    再看看她的中心主张,“头发湿导致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导致经血停止排出”。生过孩子的妇女们都知道,为了促进恶露的排出,产后医生一般会处方帮助子宫收缩的药物。子宫收缩能促进内部积血的排出才对。第二大假设不成立。而第一大假设,个人认为无中生有。

    真的是胡说八道。

    为什么有的人会制造这种胡说八道,有的人会相信和传播呢?

    制造胡说八道的伪科学的人,有的也许是为了存在感,有的可能是有一种把想当然的东西当作当然说出来的习惯。而更多人也许是为了利益。比如庄女士,大概没少受非议,却更多的丰富了荷包。和传统坐月子有关的干洗头发用品、月子米酒(代替水来洗手的)、月子餐、月子服务业等等,市场巨大。传统的老习惯倘若包上科学的外衣,会大大增加它视觉上的说服力,为这个市场提供更多的消费者。

    相信伪科学的人,有两大神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老了身体就会出毛病,会后悔的”。

    很多人真的不思考的,有着强烈的“确信偏见”(confirmation bias),就是只会列举正例,完全无视反证。只要伪科学里列举足够典型(stereotype)的词语和例子,再虚构几个依据,就能获取大部分信徒。其实即使是科学论文,也没有一定正确的事,阅读论文里的实验设计,往往会发现很多缺陷,从而导致结论不那么能站住脚。而伪科学的文章,全身都是槽点,一般没有任何认证过(比如发表在学术杂志上)的论据,却会被很多人接受。所以说公众是愚蠢的,土人漫山遍野都是。

    伪科学的信徒们,尤其是不少长辈,祭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老了身体就会出毛病,会后悔的”两大神器时,有时真的招架不来(因为太无语了)。前者是不计成本的,或者说过小估计了成本。后者是威胁论,听上去像诅咒一样。

    就个人感情来说,我真是太讨厌转贴了,尤其是宣传伪科学的转贴,看到不说什么浑身难受,说的话完全是浪费自己时间。墨客(看微博的客户端)的“只看原创”很好用。微信的朋友圈里请赶快开发这个功能!

为什么说日本的设计全世界最人性化

从中国回到日本的家以后,我更体会到家中种种贴心设计。哪怕日本的家还不到lg爸妈的家一半大,住起来舒适度却超出不是一两个水准。

比如家里的马桶圈和盖是有缓冲的,小猪尿好以后盖下来,小鸡鸡不会被猛的倒下来的盖子刮到。

比如浴室和洗手台的下水道口都有独特的设计,水会朝一个方向旋转,头发等垃圾都会积在一块儿,方便清理,以免堵塞下水道。

比如家里的洗手台和厨房的水龙头都是易卸的,水龙头可以拖出来(里面连着一根金属软管),从任何角度冲水。厨房的水龙头里还自带净水器,不需要额外安装。

比如衣橱、厨房和洗手台的所有抽屉都是带缓冲的,即使用力关上,抽屉到最后一两厘米也会自动缓下来,温柔合上,不会夹手、不会砰的一声,也不会弹开。

比如家里浴室天花板上是有浴室干燥机的,浴缸上方还有两根晾东西的横杆,洗前可以开几分钟暖气,洗完开半小时干燥,浴巾衣服晾里面早上就干了,墙壁也不会发霉。

比如洗手池和旁边的洗手台是无缝的,既美观又利于清洁。

比如洗手台的镜子是有三面柜的柜门,打开以后很方便确认后脑勺和侧面的发型。

这些都是入住之前都已经配好的,不需要我们这些消费者去提出需求,几乎所有的新建公寓都配备有这些设计。整个行业都有统一的标准,是个非常成熟的市场。

没想好用什么题目

    我大学毕业之前那一年,养过一只小白猫。那时看见有人在BBS上发帖,找人收养一只被虐待的小猫,从来没养过任何动物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决定去把它带回寝室了。收养它之前,我问过室友,可不可以在寝室养一只猫,室友委婉表示她不能接受,但我还是把它带回来了。小白住在4号楼那段时间,我晚上只能请它待在阳台上。不拴它,怕它会跑掉不见,拴它,它会把用绳子把自己缠得死死的,然后可怜兮兮地喵喵叫。后来我在校外租了一间屋子,带着小白一起住了一段时间。它和我越来越好,我也喜欢它。期间因为住所问题,我把它寄养在朋友家了一段时间,那时它的境遇很差,和一只狗被拴在一起,我去接它时内疚得不得了。可是我要毕业离开上海了,我妈妈来上海时也认识了小白,她并不讨厌它,我尝试带它坐火车回家,可是小白一出门就疯狂地挣扎。妈妈也表示家里恐怕不能养猫,于是我放弃了,在bbs上找到两个男生收养它,把它装在一个纸箱里,送给了那两个素不相识的男生,从此再未过问过它的消息。还记得我把它装在黑黑的纸箱里送人的时候,它知道出门了,很不安,我把手伸进箱子里去摸它,它就安静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养任何宠物。直到7年后,我养了第一个小孩。

    养小孩之前,妈妈和婆婆都催过我们很多次,并且表示会尽一切努力帮助我们。比如如果我们要完成学业带不了孩子,他们会愿意把孩子带回国照看。我没有接受他们的好意,自己受不了这种心理折磨。年轻的时候,我是多么的没有责任感和轻率。小白或许早已经死了也说不定。我的伤感完全是为自己的。还好人类有生育时会分泌的荷尔蒙,而不会像养一只小猫那样无情。

两个小朋友抢玩具

    昨天小朋友们吃完晚饭之后,老公陪他们在玩。就听见lg说:“不要抢妹妹的玩具,这个是妹妹的!”
    小猪说:“妹妹又不会玩!”
    老公说:“妹妹不是不会玩,她有她自己的玩法。”
    小猪说:“不行!什么都不给她玩!”
    然后呢,不管妹妹去玩什么,小猪都是扑过去一把抢过,用屁股顶妹妹,或者把妹妹压在身子下面,有时还会动手打人。
    我赶紧匆匆扒完剩下的饭赶去救场,带妹妹到边上,建议小猪一起用拼插积木做点东西给妹妹玩,不过效果并不是很好。这种局面一旦形成,就很难立刻解决了。

    这种局面一周大概能出现一次吧。平常我陪他们玩的时候,其实还好,各自拿自己想玩的,相安无事。小猪心情好的时候,还会主动拿很多玩具给妹妹玩。
    很多时候,处理兄妹矛盾时我会从小猪的角度来考虑。他年纪大一些,更有逻辑和理由。比如他在玩轨道或者积木的时候,妹妹过来凑热闹,一般都是搞破坏。所以妹妹一靠近,小猪就会大叫:“不要拿我的玩具!”,激动的话还会打人。这种时候,我会告诉小猪,不能打人,打人会受伤的。你要是不想妹妹捣乱,要想点办法啊,比如你这个不玩的轨道给她她就不来了,或者你把不想她动的小车放到桌子上去嘛。小猪感觉到自己能够控制一些局面时,就不再会疯狂地抵制妹妹了,而且慢慢的,他也能忍受妹妹的捣乱了(比如讲故事时妹妹时不时伸爪子过来抓书页,小猪已经不发火了)。维护哥哥的利益,教他对待妹妹的方法,是我的基本方针。当然,理想的话,是引导他们两个一起玩(目前还有点难度)。
    不过有时候,妹妹也会很执着。比如小猪前段时间刚买的托马斯玩具,她也很喜欢,不管你把她抱到哪里去,或者给别的玩具,她都会锲而不舍地朝托马斯爬过去。这时候,也只有把物理转移了。

    不知道如果他们再长大点会怎样。从前一直是给小猪一个人买的玩具,现在突然变成“两个人的”了,他也有十足的郁闷的理由。难不成,我还得再多买点女孩子的玩具?

小猪打预防针记

    小猪同学3岁多了,区役所寄来了日本脑炎义务接种的单子。这种疫苗需要一个月内注射两次,然后一年后再注射第三次。
    以前的各种疫苗基本上都在2岁前,还不记得疼和不能反抗的时候都打完了。这次时隔一年多,又是已经懂事了的年纪。

    两周前准备去打第一针那天早上,我跟小猪说,“晚上从保育园回来以后,妈妈要带你去打预防针的哦。”
    小猪立刻说:“不要,会痛的!”
    我说:“打预防针可以防止生很严重的病。万一生了很严重的病,要打更多针还要吃药呢。”
    到了晚上接他的时候,我说:“待会儿我们把车开回家以后,要去打针哦。虽然很痛,忍忍一下就好啦!”
    小猪很害怕,停好车以后不肯和我去诊所,可是看见妈妈往诊所走,也只好骑着滑板车跟了过来。进到诊所,却很快被里面的书和玩具吸引过去,忘记了打针的事情。叫到他名字的时候,还记得把书收拾好才跑进来。
    打针前先要听听心肺音、检查喉咙,小猪都自己坐在椅子上配合医生。针戳进去的时候还看着,也没哭。医生和护士都夸他,真坚强!贴了止血贴,出到诊所外面,我看他憋着嘴,就问:“是不是很想哭啊,那就哭吧。”
    小猪搂着我的脖子“哇~”地一声伤心地哭了。
    第二天早上,小猪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不要打针~”

    两周后的昨天,我打算带两个小朋友一起去打预防针。妹妹是打1岁后的麻疹风疹疫苗。早上我和小猪说,下午保育园回来要去打针哦。小猪问:“是妹妹打针吗?”
    我说:“妹妹要打,你也要打。”
    小猪说:“会很痛的啊!”
    我说:“是啊,但是就痛一下,这次打完了,一年以内都不用打啦。”
    晚上去接他们的时候,我说:“快点穿鞋,待会儿要去打预防针哦。”
    小猪说:“不要,打针很痛的!”
    我说:“很痛也要打啊,大家都打预防针的,xx控和xx酱都打了哦”
    这时候一起走的两个小朋友的妈妈都说,是啊,都打了哦,打完了还给贴了熊猫的贴纸呢!
    回到家,小猪同学骑着他的蹬地车和我一起去诊所,骑得飞快,没一点儿不情愿的样子。进了诊所立刻奔去绘本和玩具的角落,盘腿坐在椅子上看得不亦乐乎。还遇到住在同一栋楼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打针出来,两个都眼泪汪汪的。
等叫到小猪的名字,他很快放好书本跑进来,不过要求小妹妹先打。
    妹妹打完以后,小猪坐在我腿上听诊、打针,一声没哼,出来以后像个没事人一样,穿鞋走人,还和同楼的小朋友一起跑得飞快。
    从诊所出来时我说:“小猪真棒,都没哭也。”
    小猪说:“你说要打两次的啊。”(原来他还记得上次我说过的。)
    我说:“是啊,上次打了一次,这次是第二次,已经打完啦!”

    突然觉得小朋友真是长大得太快了!

不要惩罚,没有奖励

    谈谈自己的育儿理念。总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如果有人赞同我的观点,我自然很高兴;当然更多人大概会反对,或者觉得这样行不通。没关系,我庆幸自己也是个妈妈,最大的福利就是有决定和自己孩子相处方式的自由。

    小猪同学快三岁了,每天会和我聊很多话,有的是绘本上学来的,有的是从大人对话里学的,有的是他自己的意见。在一起的时候,一有空就不停地说,还有问很多为什么,无限循环的那种为什么,问到姥姥和奶奶都忍不住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那么多为什么。

    和小猪相处的这三年,我学到了很多,因为一开始是毫无和这种不停地成长的小生物相处的概念和经验的。不久前在地铁里读了柴静的书《看见》,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卢安克的采访那一章。“告别卢安克”,写了她几次和卢安克接触的往事。卢安克是一个德国人,从97年开始他留在中国教书,01年开始住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和学校里的留守儿童们相处,一晃10年。卢安克说他理解的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书里这句话反复出现。这也是我理解的教育,不是你去真的去教孩子什么,或者教成什么样子,而是相处的那个过程。

    于是想想我和孩子之间,我应该是和他一起生活的妈妈,而不是什么都制约或者主导的妈妈,他有不懂的事我可以告诉他,但他用不着让所有的事都合我的意。和伴侣相处时,如果对方做错事,你会气得恨不得狠狠惩罚ta,希望让ta记住教训再也不犯。但冷静想想,这目的可能达成吗?自己觉得正义凌然或者解气的惩罚,恐怕只会招致反感。而和伴侣相处,如果他做了让你高兴的事,你会高兴,会有自然而然的反应,而不是按照什么规则来奖励对吗?慢慢地我觉得,惩罚和奖励都不应该出现在家庭里面,哪怕在社会上这些规则是通用的,在家里也不需要,社会的规则在学校在社会上自然会学到,不需要父母也来演。

    首先说说罚。小孩子总是会做大人眼里的错事,让人很头疼,直白一点说,就像一个猪一样的队友。到处乱跑、会把水倒在桌子上、不肯吃蔬菜、打人、不好好系安全带、把东西丢得到处都是、大声尖叫…有时真让人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打两巴掌。但我告诉自己不能用暴力,首先,暴力是一种侮辱。伴侣总是乱扔东西时,你会生气会抱怨,但你能揍ta吗?如果小孩子有能力反抗,你敢打他吗?其次,暴力只会招致怨恨,而不会达到“让他记住这个教训”的目的。小孩子也许会记得这样会挨打,却不会因为挨打而真心认同这样是不好的,这就是更大的麻烦或有了反抗能力后叛逆的隐患。再次,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容忍。小孩子做的事,总是有原因的,各种各样,哪怕是自私的、无厘头的。告诉他道理,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容忍他。智力和社会性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容忍不是娇惯,因为说过这些“不好的事”的道理了,而娇惯是更本没告诉孩子哪些不该做。

    当然我也惩罚过小朋友。比如小猪不喜欢吃蔬菜,有几次我说如果你不肯吃这个菜,其它的也不要吃了,就把盘子拿走了。小猪当然很生气,使劲哭,然后很委屈地妥协了,苦着脸吃了一两口菜。结果怎样呢?我达到了让他吃一口菜的目的,用暴力,因为他抢不过盘子来。但他还是一样不喜欢吃菜,也许还因为这种威胁更讨厌吃菜了,而且情绪受到很大影响。现在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差劲,蔬菜很重要,但我可以用剁进肉饼里、用更好吃的做法、花言巧语让他试试、以及提供他喜欢的种类等等别的正常的方式。如果一个朋友不喜欢吃某种东西,那东西再珍贵再好,总也不能撬开他的嘴吧。

    小猪同学其实很讲道理,至少很愿意听我说的,所以其实我并没有遇到什么不能容忍的事情。我还知道,发生状况时,如果大人高声惊叫一声,等于在和小朋友说“有趣,你再试试吧!”,所以看到牛奶被倒掉、一手米饭、满地纸巾这种事,即使我脑袋嗡地一声响,我也能克制住不叫,赶紧收拾好,默默地消除自己的留下的漏洞,并讲讲道理(不期待马上有用)。

    反对惩罚,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在家庭里是一种侮辱。你可以让孩子知道做某些事后会有的坏结果,但那个坏结果不应该是你加上来的惩罚。因为被罚的小朋友只知道做了这件事会被罚,而施加惩罚的是大人,所以如果大人不存在了,做这件事也没关系,所以再也不必理会事情原本的道理了。

    然后,相对于惩罚,其实我更反对奖励。比起惩罚,奖励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教育上都被用得更普遍。奖金、报酬、小红花、记功薄、玩具、游乐,各种奖励都能刺激人的快感神经,从而立竿见影地让你达到目的。但我觉得奖励就像一种慢性安慰剂,会让人上瘾,降低脑本身的敏感程度,转换乐趣的本质。它太有效了,让人很想用,也有很多指导你怎么有效运用的手册,但我觉得它不该出现在我们家。

    有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报酬对人的动机的影响。同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请了两组人来参加,一组是不支付报酬的,另一组则支付报酬。得到额外报酬的人当然很高兴,但实验后的调查显示,没有报酬的参加者,会对自己参加的实验给予更高的评价,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这个心理学实验揭示的报酬对动机最直接的影响,它不是一个叠加,而是一个置换。本来一件事你会有做它的原因,给了报酬,就算你心里想“有没有报酬都无所谓”,但肯定还是会去揣度这份报酬的量以及它带来的实惠或快感,无法自控地,报酬会置换掉一部分原本的动机。(注:原作者是使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的,讨论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态度。)

    和小孩子相处也一样。吃饭吃得很好、学会了什么东西、考试得到好成绩,这些是本来是应该让小朋友自己觉得高兴的事。父母也一起高兴,一高兴就给奖励(不管是小红花还是物质),于是小朋友知道了,这件事除了能带来本来的乐趣外,还能带来奖励和奖励附带的快感。不知不觉中,事情本身的快感就被削弱了。

    一件好事,即使不用奖励来引导,周围人的态度,自己的达成感,也一样能让小朋友理解它的意义。在家庭里,我告诉自己,小孩子虽然个子矮、力气小、智力差、没劳动力,但他的人格应该是和大人平等的。你的朋友,做了好事或达到了某些成就,你会由衷的替ta高兴,会发自内心地称赞,但不可能会说,“我奖励你!”。奖励只出现在不平等的地位之间,如果把小朋友放在和自己一样的地位,奖励拿不出来了。我也经常夸奖小朋友,但大多是发自内心的,尽量不夸张。

    小朋友喜欢的东西,玩具、旅行、游乐,如果你是希望看到他开心,就在合适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他吧。而不要说,“这是给你的奖励!”,或者说“如果你做到了这件事,我就给你这种奖励”。奖励会置换快感和目标,而且极端地说是种不平等。很多时候我会自己对自己说,记住,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你和孩子相处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