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小小猪的房间

又来谈谈教育

    一转眼儿子已经当了两年的小学生,从一个文盲开始识字,现在每天读很多书,文章也开始写得有声有色,英文词汇量已经远远超过我了,让我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成长这个过程。女儿虽然还在上学前班,但也开始识字,会在纸上写下她甜蜜的小心思,有时还会剪个小纸片制作无字故事书,然后绘声绘色地给家里人讲故事。

    平时我对小孩子的约束其实很少,对他们的学习从来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希望他们多阅读,所以订阅了英文有声阅读的在线资源。他们在伦敦念的小学没什么学习压力,每天在学校6个小时,上午一门课,下午两门,阅读、数学、科学,有时有体育课、艺术课、音乐课或电脑课。哥哥每周有几个单词要背,每天要在阅读记录本上写一句话评论他读过的书。他差不多都是每天早上上学前15分钟迅速写一下,也不怎么需要人督促。妹妹则完全没有作业,偶尔带回来一本书朗读。以前面试新学校时,校长问我对小孩子们的学习有什么要求,我回答说,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达到符合他们年龄的理解、交流、社交能力就好。

    对于学习,我思考了很多,最后觉得,学习最重要的是动机。为什么要学习,是为了求知、职业选择、乐趣、家人期待、社会地位、还是个人满足感?一般来说大概是全部。我听过很多朋友抱怨说,已经学够了,再也不想学了,因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心理学的每本教科书都会告诉你,内在动机比外在刺激更持久更有效,只有自己认可的东西才会去付出十份的努力。如果小孩子对某门功课毫无兴趣怎么办?最理想的是让那门功课变得有意思,或者有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引导,再或者是有人付出努力花时间去陪伴着慢慢学,再最后就只能是顺其自然,算了。别人觉得很重要的事,本人体会不到,如果道理说不通不被接受,那也没法撩袖子替补。逼迫,基本没有用,而且伤害家庭关系,除非你对自己特别有信心,要不最好是别尝试。

    常常有人问,小孩子不听你的怎么办。我的回答一般是,1,换个方法试试,2,实在不听就算了,3,能忍就忍,忍不了就想想有没有可能断绝亲子关系,如果没可能,那还是忍忍。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事都得顺着小孩子的意,大人也有大人的安排,伤害到了双方利益谁都不爽。如果决定权在大人这边,比如谁掏钱安排的行程谁说了算,我觉得还是得和小孩子把架吵清楚。和小孩子的相处,我觉得不应该与和配偶的相处方式差别太大。大家在同一个屋檐下,如果有一个人很懒很不协作生活习惯很差,那日子自然是会过得很痛苦。对配偶你怎么办?要么好好说,要么自己来,要么调整心态,要么吵架,要么分手,不能保证完全称心。对小孩子其实塑造的机会还多些,潜移默化,假以时日,总能达到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但也有很多相处崩了的家庭。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能因为看过他/她婴儿时任人摆布的时期,就觉得他/她永远该是那样。对学习成绩、人生选择也是那样,忍,忍住说三道四,忍住being judgmental,忍住皇帝不急太监急,是家庭和谐、心理健康的第一准则。

    教育不是你告诉别人什么东西,而是人与人的相处。小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和老师、同学的相处,在家里接受的教育是和家人的相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课本上的内容都是solid knowledge,用到就不会忘,不用到就很快忘记了。一直留下来的,只有动机、价值观和习惯。前不久看到有个网友对女儿算错一道简单的题丢掉5分而大发雷霆,因为5分的成绩会很大影响名次。我觉得一次考试的5分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的教育体系本身就不可取,它对学习的动机和价值观毫无贡献,只会增加痛苦。用什么方式评价和选拔学生,也是我帮小孩子们选择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希望他们尽量不要受应试教育的欺负,希望教育可以帮到他们,而不是评判他们。

    在和儿子谈到念大学,我说你和妹妹比较有可能都会去念大学,因为爸妈都念过,知道接受多一些教育你就会看到更多选择,也会更享受生活。这个小朋友已经给自己选好了一个理想职业(目前的),他想当发明家,既是兴趣,又可以用专利赚大钱,然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得挺美)。五岁的女儿说她的理想是想当一个妈咪,儿子说,那你得先结婚哦!结婚在他看来大概是一个很难的决定吧,而女儿眼里,最最爱的人就是她最想成为的人,也就是本人啦。

关于教育随便说点啥

    小猪同学已经满了5岁,很快就要到学龄了。最近我开始有点后悔买房时完全没考虑学区这个问题,现在住的北区学力属于东京23区倒数水平。根据东京都教委2013年实施的学力测试数据,算数测试正答率最高的前三位的是文京区72.1%,千代田区70.2%,杉並区69.1%。而最低的三个区是江戸川区58.4%,葛飾区58.6%,和板橋区58.8%。我家住的北区是61.4%,属于队尾水平。

    一眼看上去,不同的区数学正答率能相差10%,学区似乎是很一个强大的影响因素。但是,数学成绩与高学历人口率的相关系数是.91,与人均课税额的相关是.69(该相关系数是用按区平均后的数字计算的)。一个区的学力和居住者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学力比较强的区地价贵,居住者收入和学历也都比较高,而且在教育上投入更多,也更重视学区的选择。如果完全控制居住者的收入和学历,比较同样家庭背景但居住区域不同的孩子的学力,才能得出学区真正的影响。我手头没有这样的原始数据所以无法做这样的分析,向都教委请求信息开示是可以拿到数据的,不过太麻烦了。由于学力与家庭学历和收入相关非常强,很难说居住地域是否会有显著影响,不过我想应该是不会比前两个因素的影响更强。

    当初我并不是很重视学区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我认为孩子的学力主要和家庭学历、收入、以及遗传相关。而地域之间的学力差距是家庭类型聚集度的结果。所以买房的时候我选择了交通便利性和性价比。当然目前我还是有些动摇的,如果周围的小朋友放学以后都去公园打DS的话,自己的小孩肯定也难免。而据住在文京区的教授说,他家孩子和同事孩子都没有DS,很多人家电视都不太给看的。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可能还是会希望换个更高档的社区和更宽敞的房子来居住。但如果周围菜卖得太贵了,可能也不一定开心。

回过头来谈谈教育理念。我觉得最重要的学习是:
1)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个论点,要知道如何去论证或反驳它,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数据,知道如何反证以及可证的限制。看到一批数据,要知道以哪种观点去解读,可以从数据中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很多人习惯说数学能培养逻辑思维,我不以为然,数学虽然基于最基本的推理原则,但理逻辑思维能力不在一个层次上(类似底层原则和应用的关系)。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比较高层次一些的教育方式,比如练习论证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对别人的论证过程提出疑问。
2)语言能力。首先不管哪种语言,首先要会组织自己的语言,把话说得明白。其次要能掌握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英语。语言就像是一堵墙,越不过去,你就看不到墙后面的世界。
3)交流能力。人类是一个社会,交流能力几乎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位置。

    关于我对教育的理解,还是柴静在她的书里提到的,教育就是人与人的相处。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孩子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比如小朋友们会问很多“为什么”的问题,他们得到什么样的回答,慢慢就会形成他们的思维习惯。

    这样梳理一下,学区重要又不那么重要。学区决定了你会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好的学区会给父母省很多力气。不过只要不是太离谱的学校,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决定更多。日本的学校多少能提供我上面提到的3点,当然并不够,尤其是语言能力的锻炼还太少,英语教育更是短板。

    东京比较重视教育的家庭典型的路径是,小学3年级左右开始上补习班,初中参加受験(报考私立中学,公立中学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初中高中上私立的学校,大学考个国立。和研究室里的东大生聊天,他们几乎也都是这样的路径,大部分人也都觉得从初中就上私立比较好。日本的私立教育并不能算太贵,大约每年100万日元。前不久和住在伦敦的朋友聊天,她告诉我英国私校一年3万镑。中国的好的私立学校也只有更贵。不过对于这样的路径我心里多少有些不乐意,从小学3年级开始补习,就意味着每天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晚饭要在外面吃便当(下午两三点放学后有各种俱乐部活动,一般补习都是从傍晚开始的),感觉小孩子太可怜了。

    放眼世界,似乎哪里都差不多。如果要说英国美国小孩子健康快乐负担少,那应该都是假象,据说高学历的家庭都是花钱送去各种课外班,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作为家长,我能控制住自己的焦虑,放开手不让小孩子去“可怜”吗?大概到了小朋友3年级左右,我还是会按部就班地送他们去补习,给他们收集中学校受験的信息。

    今年秋天全家准备搬去英国居住1年零8个月,届时小猪同学就应该在伦敦上公立小学了,按他的年龄,应该是插班到2年级。而妹妹因为9月不满4岁,应该还要上一年幼儿园,明年才能进入小学。不知道这1年8个月在英国的生活,会不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收获。希望他们至少能开阔眼界,知道世界上还有除了日本人中国人以外的人种,知道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国家。如果以后有可能的话,也希望能多带孩子到海外居住和学习,当然出于工作限制,恐怕没那么容易实现。

—————————————–
画条分界线。因为下面这几句议论中国教育已经是画蛇添足了。很多华人的家长希望小朋友能掌握中文,以及打好数学等基础,会希望送小朋友回中国上一段时间学。不过我个人觉得中国的教育体系从小孩子身上拿走的(e.g., 尊重、思考、独立、遵守规则)比给予他们(e.g, 中文、计算、背书)的多太多了。

业余木工–小朋友们的过家家厨房

我能先说一下,其实我家的两位小朋友并不是特别喜欢玩过家家,而是我自己在facebook上看到别人买的木制厨房,就心血来潮决定DIY一个么?

首先还是用木工利器SketchUp画一个模型。用这个软件设计木工作品实在是非常非常方便。最后做出来的成品其实是左右翻转了的(因为我钉按钮的时候位置钉反了。。)。宽度是60cm,洗手台高度60cm(后来发现对小妹妹来说有点偏高了),全高90cm。
SketchUp的文件在这里可以下载,有意制作的朋友可自由使用。

画好模型以后,我马上就去了家附近的home center买材料。
1×4的SPF材(19mm*89mm*1820mm)买了8根,约1800日元。请店里锯成我指定的长度,花了750日元的锯木头费(30日元一刀)。然后购买门把手、开关门的金属零件、透明塑料板、门扣、一根窄一些的木头(19mm*39mm*900mm)和一根圆木棒(直径30mm),大概1500日元。成本控制不太好,后来发现很多零件其实家里有替代品可以用的。

然后就是先锯曲线的木板,然后用圆木榫把面板和底板拼起来,再吭哧吭哧地各种组装。旋钮和水龙头废了些心思,都是可以转动的。一共花了两个工作日的下班后时间和一个周六的下午。没有好好拍过程图,每天晚上收工以后随便拍了一张。

以前的木工桌坏掉了,发现这个边角料做的放花的小凳子也很好用。当然锯的时候木头必须固定好。

第一晚的成果主要是把有旋钮的面板做好了。

成品如下:

打开门以后是这样的:

放进玩具房里:

小猪评论说,比以前那个(牛奶纸盒做的)酷多了。刚做好的时候,两个小朋友争着玩了好一会儿。目前热度渐退(不行这个不能说)。

两个小朋友抢玩具

    昨天小朋友们吃完晚饭之后,老公陪他们在玩。就听见lg说:“不要抢妹妹的玩具,这个是妹妹的!”
    小猪说:“妹妹又不会玩!”
    老公说:“妹妹不是不会玩,她有她自己的玩法。”
    小猪说:“不行!什么都不给她玩!”
    然后呢,不管妹妹去玩什么,小猪都是扑过去一把抢过,用屁股顶妹妹,或者把妹妹压在身子下面,有时还会动手打人。
    我赶紧匆匆扒完剩下的饭赶去救场,带妹妹到边上,建议小猪一起用拼插积木做点东西给妹妹玩,不过效果并不是很好。这种局面一旦形成,就很难立刻解决了。

    这种局面一周大概能出现一次吧。平常我陪他们玩的时候,其实还好,各自拿自己想玩的,相安无事。小猪心情好的时候,还会主动拿很多玩具给妹妹玩。
    很多时候,处理兄妹矛盾时我会从小猪的角度来考虑。他年纪大一些,更有逻辑和理由。比如他在玩轨道或者积木的时候,妹妹过来凑热闹,一般都是搞破坏。所以妹妹一靠近,小猪就会大叫:“不要拿我的玩具!”,激动的话还会打人。这种时候,我会告诉小猪,不能打人,打人会受伤的。你要是不想妹妹捣乱,要想点办法啊,比如你这个不玩的轨道给她她就不来了,或者你把不想她动的小车放到桌子上去嘛。小猪感觉到自己能够控制一些局面时,就不再会疯狂地抵制妹妹了,而且慢慢的,他也能忍受妹妹的捣乱了(比如讲故事时妹妹时不时伸爪子过来抓书页,小猪已经不发火了)。维护哥哥的利益,教他对待妹妹的方法,是我的基本方针。当然,理想的话,是引导他们两个一起玩(目前还有点难度)。
    不过有时候,妹妹也会很执着。比如小猪前段时间刚买的托马斯玩具,她也很喜欢,不管你把她抱到哪里去,或者给别的玩具,她都会锲而不舍地朝托马斯爬过去。这时候,也只有把物理转移了。

    不知道如果他们再长大点会怎样。从前一直是给小猪一个人买的玩具,现在突然变成“两个人的”了,他也有十足的郁闷的理由。难不成,我还得再多买点女孩子的玩具?

不要惩罚,没有奖励

    谈谈自己的育儿理念。总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如果有人赞同我的观点,我自然很高兴;当然更多人大概会反对,或者觉得这样行不通。没关系,我庆幸自己也是个妈妈,最大的福利就是有决定和自己孩子相处方式的自由。

    小猪同学快三岁了,每天会和我聊很多话,有的是绘本上学来的,有的是从大人对话里学的,有的是他自己的意见。在一起的时候,一有空就不停地说,还有问很多为什么,无限循环的那种为什么,问到姥姥和奶奶都忍不住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那么多为什么。

    和小猪相处的这三年,我学到了很多,因为一开始是毫无和这种不停地成长的小生物相处的概念和经验的。不久前在地铁里读了柴静的书《看见》,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卢安克的采访那一章。“告别卢安克”,写了她几次和卢安克接触的往事。卢安克是一个德国人,从97年开始他留在中国教书,01年开始住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和学校里的留守儿童们相处,一晃10年。卢安克说他理解的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书里这句话反复出现。这也是我理解的教育,不是你去真的去教孩子什么,或者教成什么样子,而是相处的那个过程。

    于是想想我和孩子之间,我应该是和他一起生活的妈妈,而不是什么都制约或者主导的妈妈,他有不懂的事我可以告诉他,但他用不着让所有的事都合我的意。和伴侣相处时,如果对方做错事,你会气得恨不得狠狠惩罚ta,希望让ta记住教训再也不犯。但冷静想想,这目的可能达成吗?自己觉得正义凌然或者解气的惩罚,恐怕只会招致反感。而和伴侣相处,如果他做了让你高兴的事,你会高兴,会有自然而然的反应,而不是按照什么规则来奖励对吗?慢慢地我觉得,惩罚和奖励都不应该出现在家庭里面,哪怕在社会上这些规则是通用的,在家里也不需要,社会的规则在学校在社会上自然会学到,不需要父母也来演。

    首先说说罚。小孩子总是会做大人眼里的错事,让人很头疼,直白一点说,就像一个猪一样的队友。到处乱跑、会把水倒在桌子上、不肯吃蔬菜、打人、不好好系安全带、把东西丢得到处都是、大声尖叫…有时真让人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打两巴掌。但我告诉自己不能用暴力,首先,暴力是一种侮辱。伴侣总是乱扔东西时,你会生气会抱怨,但你能揍ta吗?如果小孩子有能力反抗,你敢打他吗?其次,暴力只会招致怨恨,而不会达到“让他记住这个教训”的目的。小孩子也许会记得这样会挨打,却不会因为挨打而真心认同这样是不好的,这就是更大的麻烦或有了反抗能力后叛逆的隐患。再次,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容忍。小孩子做的事,总是有原因的,各种各样,哪怕是自私的、无厘头的。告诉他道理,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容忍他。智力和社会性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容忍不是娇惯,因为说过这些“不好的事”的道理了,而娇惯是更本没告诉孩子哪些不该做。

    当然我也惩罚过小朋友。比如小猪不喜欢吃蔬菜,有几次我说如果你不肯吃这个菜,其它的也不要吃了,就把盘子拿走了。小猪当然很生气,使劲哭,然后很委屈地妥协了,苦着脸吃了一两口菜。结果怎样呢?我达到了让他吃一口菜的目的,用暴力,因为他抢不过盘子来。但他还是一样不喜欢吃菜,也许还因为这种威胁更讨厌吃菜了,而且情绪受到很大影响。现在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差劲,蔬菜很重要,但我可以用剁进肉饼里、用更好吃的做法、花言巧语让他试试、以及提供他喜欢的种类等等别的正常的方式。如果一个朋友不喜欢吃某种东西,那东西再珍贵再好,总也不能撬开他的嘴吧。

    小猪同学其实很讲道理,至少很愿意听我说的,所以其实我并没有遇到什么不能容忍的事情。我还知道,发生状况时,如果大人高声惊叫一声,等于在和小朋友说“有趣,你再试试吧!”,所以看到牛奶被倒掉、一手米饭、满地纸巾这种事,即使我脑袋嗡地一声响,我也能克制住不叫,赶紧收拾好,默默地消除自己的留下的漏洞,并讲讲道理(不期待马上有用)。

    反对惩罚,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在家庭里是一种侮辱。你可以让孩子知道做某些事后会有的坏结果,但那个坏结果不应该是你加上来的惩罚。因为被罚的小朋友只知道做了这件事会被罚,而施加惩罚的是大人,所以如果大人不存在了,做这件事也没关系,所以再也不必理会事情原本的道理了。

    然后,相对于惩罚,其实我更反对奖励。比起惩罚,奖励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教育上都被用得更普遍。奖金、报酬、小红花、记功薄、玩具、游乐,各种奖励都能刺激人的快感神经,从而立竿见影地让你达到目的。但我觉得奖励就像一种慢性安慰剂,会让人上瘾,降低脑本身的敏感程度,转换乐趣的本质。它太有效了,让人很想用,也有很多指导你怎么有效运用的手册,但我觉得它不该出现在我们家。

    有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报酬对人的动机的影响。同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请了两组人来参加,一组是不支付报酬的,另一组则支付报酬。得到额外报酬的人当然很高兴,但实验后的调查显示,没有报酬的参加者,会对自己参加的实验给予更高的评价,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这个心理学实验揭示的报酬对动机最直接的影响,它不是一个叠加,而是一个置换。本来一件事你会有做它的原因,给了报酬,就算你心里想“有没有报酬都无所谓”,但肯定还是会去揣度这份报酬的量以及它带来的实惠或快感,无法自控地,报酬会置换掉一部分原本的动机。(注:原作者是使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的,讨论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态度。)

    和小孩子相处也一样。吃饭吃得很好、学会了什么东西、考试得到好成绩,这些是本来是应该让小朋友自己觉得高兴的事。父母也一起高兴,一高兴就给奖励(不管是小红花还是物质),于是小朋友知道了,这件事除了能带来本来的乐趣外,还能带来奖励和奖励附带的快感。不知不觉中,事情本身的快感就被削弱了。

    一件好事,即使不用奖励来引导,周围人的态度,自己的达成感,也一样能让小朋友理解它的意义。在家庭里,我告诉自己,小孩子虽然个子矮、力气小、智力差、没劳动力,但他的人格应该是和大人平等的。你的朋友,做了好事或达到了某些成就,你会由衷的替ta高兴,会发自内心地称赞,但不可能会说,“我奖励你!”。奖励只出现在不平等的地位之间,如果把小朋友放在和自己一样的地位,奖励拿不出来了。我也经常夸奖小朋友,但大多是发自内心的,尽量不夸张。

    小朋友喜欢的东西,玩具、旅行、游乐,如果你是希望看到他开心,就在合适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他吧。而不要说,“这是给你的奖励!”,或者说“如果你做到了这件事,我就给你这种奖励”。奖励会置换快感和目标,而且极端地说是种不平等。很多时候我会自己对自己说,记住,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你和孩子相处得好吗?

住院记

明天上午就能出院了,真是开心。生完小小猪之后在医院住了五晚,又闷、又想念小猪。

住院第一天。助产士就拿了张日程表过来。一天两次查体温血压肚子什么的,早上送bb去检查和洗澡,还有小儿科检查、出院检查、母乳指导、入浴指导,出院后的生活指导等等安排。

据说中国和美国都是顺产一般只住2晚。对于我这种比较顺利的产妇来说,2晚真是足够了。天天住在医院里,每顿饭热量都限定在五六百kcal,饿了几天,居然都快习惯了(看看自己的体重和剩下的肚子,也饿得心甘情愿)。

住这么多天院,主要都是在喂奶。每天喂奶的时间、小bb拉屎尿尿的时间都要记在纸上。每天有助产士过来看这份记录(无数遍),还要检查母乳的分泌(无数遍),提醒你哺乳间隔不要超过2小时,半夜还把你叫醒喂奶。一开始bb的吸吮力很弱,嘴巴看着一动一动挺卖力的,吸了十几二十几分钟,一称体重,才增加个两三克。所以出生后几天,bb的体重都会下降。小小猪到生后第三天体重下降了6%,之后吸奶水平突然间上升,每顿食量突然增加到50~70g,然后体重就开始一天几十克地猛涨了。据说如果到出院前bb的体重还在下降的话,是要延长住院的。如果降得实在厉害,或者bb血糖过低,就会被建议挤奶出来喂或者加点奶粉。每个人母乳分泌的时间不一样,有人可能需要过一周、甚至一个月才出奶也说不定。还好,小猪和小小猪,都顺利地在出院前达成了全母乳。产后一开始的确不需要发奶,我在医院吃得超清淡,全靠两小时一吸的频繁喂。

在东京一般分娩和住院费用在40~60万日元,其中每天住院费约3万(单产妇,小bb不清楚)。如果不是剖腹产的话,所有费用都是自费的。虽然有42万的出产补助可以抵去大头,但全程孕检下来也要花个十几二十万日元,生个孩子花费还是蛮多的。不过俺们由于去年还在念书,收入属于非课税家庭,所有的孕检都不需要掏钱,住院出产费用也申请到「入院助产」,由政府买单,着实享受了一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

小小猪诞生记

怀小猪那会儿,一直勤奋地更新blog。轮到小小猪了,好像没那么有新鲜感,每次孕检完都是去发几条推和微博而已。不过,还是自己的地盘好,再罗嗦也不怕人烦。

小小猪出生的技术参数为,2个半小时的产程,轻微撕裂(助产士说就像嘴角常见的裂口一样,不过还是缝了一下),少量出血,3148克。整个过程超顺利,憋了五口气就拉出来了,我觉得自己已经俨然是熟练工了。

不管再怎么顺利,生孩子还是好疼!早上4点45醒了,痛感强烈,于是起床刷牙收拾洗漱用品和证件。老公还在那里睡觉,被我喊起来以后居然还去拉屎,还打算打印论文!

这次阵痛加速好快,起床时10分钟一次,去医院路上5分钟一次,到医院已近3分钟一次了。到产科门口时一阵阵痛,我当时就给跪了。这次没进阵痛室,直接上了产床,一查已经开了八指。阵痛过程就不详细形容啦,反正男人体会不到,没生过的不知道,像我这种生好几小时的几乎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当时挺绝望。

宫口全开以后,助产士又给我指导了一下拉孩子大法。阵痛来了先呼气,深呼吸,憋住气使劲拉!我真是冷静啊,全程除了告诉助产士开始痛了,现在好疼以外,和向老公求救按摩脊椎之外,就没乱喊过。产房里很干燥,用嘴呼吸几下就口干舌躁了,所以我嘴都尽量闭上了。

小小猪头出来以后,要停止用力,然后不久下面呼啦出来一大坨,一阵轻松。但是,过来人知道没那么轻松,排胎盘啊,按肚子啊,缝合啊,没一个好受的。

刚生出来的小小猪好丑,比小猪那会儿胖多了,哭声大,脸盘儿也肥,iPhone的广角拍出来简直不能正视。眉毛颜色很浅,看来是不太像老爸。据说我生下来也超丑的。回头修饰修饰再贴片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