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户外
抱石三周
防止山难的一些总结
上个月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户外杂志,有一期山难特辑
主要是关于冬季的山难,讲了一些实例和分析
再加自己的一下经验和感想
总结一下
1)迷路
日本比较有人气的山一般海拔2000~3000m,夏季登山者比较多,迷路事件发生得相对较少,冬季由于人少,大雪覆盖,60%左右的山难是由迷路引起。
a.发觉迷路时切忌自行判断看上去更省力的回到正路的未知路,最好在还有可能退回的时候果断选择退回到已知路上,不要抱侥幸心理
b.有些山路有人工标记,例如红油漆,布条等,但不能盲目相信,因为这些标记管理并不规范,很多是私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做的,比如溪钓者,滑野雪者,有可能引入岐途。c.冬季登山,地图最好有等高线。但冬季景观改变很大,如果以前没有走过,仅靠地图很难做出正确判断。
d.大雪之时不可自行开路,因为厚雪之下的路况是难以预料的,而且会大量消耗体力。
e.夏天也许可以选择沿溪而下,冬天这是大忌。有可能会掉入雪层下的溪水中,冬天身上湿掉谁都知道会多惨。
f.不要低估冬季山顶的风速。
g.一定要重视天气预报。不仅出发前要查好天气,最好有在山上也能得知天气变化情况。比如带简易收音机。或者向诸葛亮学习一下观天术。很大一部分的迷路是由于天候恶化,能见度低引起的。
2)雪崩
谁都知道雪崩的可怕,注意天气预报,突然转暖的日子要小心。有钱的还可以买那种埋在雪下能发求救信号的东东。
3)滑坠
熟读登山圣经,并且找个机会练习。不要偷懒冰镐上的绳子一定要套好。下坡的时候不要偷懒打算用屁屁坐着滑下去,尤其是大包包比较重的时候。
4)应急
手机就算在山里没信号,但还是要充好电带着,山顶说不定能用。
冬天如果打算化雪为水的话,一定要充分考虑燃料是否够。
所以冬天也还是要找有水源的地方扎营。
应急食品。
抱石教室
今天去体育馆上了抱石教室,包括一些设施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实际爬的练习和
指导,一共一个小时。除了我以外,还有两位gg参加,手长脚长肌肉发达,令我非常羡
慕。抱完了以后胳膊有点累,在跑步机上跑了3km,洗了个澡就回研究室吃饭了。
体育馆的抱石壁主要分2部分,一部分是垂直的,一部分是向外倾斜的,中间还有若
干别的倾斜方向。规定同时只允许两个人爬,攀岩鞋可以免费借,只允许用液体防滑剂
,不可以用粉状的。教攀岩的staff总共有三位,两男一女,今天上课的是一个眼镜gg。
眼镜gg先从最基本的粉红标签指导我们爬,粉红标签只指定了手的位置,没有指定脚,
所以比较简单。但我手短,要够到同样的位置,脚要比男生多升高很多才行,非常郁闷
。粉红之后是绿色的标签,然后是红色,一共有9级。倾斜的这边显然比垂直的要难一些
,眼镜gg说爬倾斜的时候,停下来时最好手臂伸直吊着身体,会不那么容易疲劳。伸手
去够上面的时候,最好是左手加右脚,或者右手加左脚着力,这样对角线的形式重心比
较稳定。从红色标签开始,手脚的位置都被指定了。我一直完不成一个关卡,需要右手
拉住一个圆石头的同时,右脚尖扣住,左手只是保持身体不旋转,左脚迈上腰部的一个
点,之后右手去够最高点。右手臂的肌肉疲劳了,只靠右手右脚的一蹬一拉,我无论如
何也不能把左脚给迈上去。这个难关就是下次需要搞定的课题了。
总结一下,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手上没肌肉,眼镜gg说爬着爬着就有了,不用担心。
决定每隔一天去爬爬。这个抱石教室是每周二四都有,我决定常常去骚扰。以前虽然摸
过,但那都是瞎摸,既没有掌握正确的要领,也没有遵守路线标签,所以比较难有提高
。另外同时还有一群gg在旁边抱,个个肌肉发达,眼镜gg说他们都是上达者,要向他们
学习。这些gg们除了爬标签,还凑在一起对一本抱石壁的相片册指指点点,随后摆出各
种蜘蛛状姿势,乐此不彼。以前在大学的时候跑去徐家汇那里爬,已经觉得一次10块很
便宜乐,没想到日本居然还有比那更便宜的地方,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