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登山

初秋的奥穗高之行(小猪第一次被登山)

上周五是“秋分の日”,从那天起秋天正式驾到了。那天凌晨我们正驾车在中央道上奔向松本,在休息区上厕所时,冻得牙齿直打架。

已经是第四次(lg是第五次)来到上高地了。这次爬山连地图都没带。上高地的每条路早就都已经印在(lg的)脑海中了。早上6点在沢渡駐車場收拾好东西以后,换乘低公害巴士上山。气温很低,每个人嘴前都喷着棉花糖。小猪在上高地的游览者中心里吃过早饭后,刚装载上运猪包,还没抬脚出门呢,就已经进入了梦乡。之后三天的路途中,几乎每天都是一出发就睡,一停脚就醒。

这一家子是5口人登山哦,爸爸妈妈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自己走路的这个小女孩才5岁。对未来户外活动悲观的我,顿时找到了偶像。

从上高地到奥穗高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经过横尾,沿溪谷上升到涸沢帐篷场,再直线攀登到穂高連峰的山脊。这条线路以前和长亭古道夫妇、hutari,好几年前一起第一次来这里时下山的时候走过第1次,前年黄金周残雪季节时上下山走过第2次。上高地到横尾是11公里的平路,横尾到涸沢是6公里的山路,标准耗时间上山6小时20分 ,下山5小时20分。一般一早上山的话,在横尾吃午饭,下午两三点就能扎下营来。

另一条线路是,在到横尾的路上过河拐另一条岔路,从奥又白谷翻一个山脊抵达涸沢。这条路虽然直线距离短一些,但非常难走,人迹罕至。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就糊里糊涂地走这条路上山,到下午四五点才抵达营地。

这次我们带着小猪上山,当然是选轻松一点得横尾线路。不过事实超出预料。主要是我太缺乏锻炼,又轻视了超负荷负重的困难。这次行程是2泊3日,第一天和第三天我背小猪,lg背扎营装备和大部分食物。我的背包有17kg,lg的有超过20kg,都超出了体重的1/3。lg经常跑步,腿力还好,我就受不了了。11公里的平路还凑合,6公里的山路简直要走崩溃,远远地已经望见山腰上的小屋,却怎么也走不到跟前,直到下午5点半多,才爬到营地。

小猪坐在包包里倒是很乖,吃过午饭后一直在睡觉,最后一段路就坐在背包里很安静地看风景,偶尔“BA–Ba–”地讲两句话。坐久了尿不湿有些漏,在帐篷里时哭得厉害,给他换了衣服就立刻很开心地伸手去够手电筒玩。吃过晚饭后自己很快就睡着了,搂在臂弯里一觉到天明。有时候小猪乖得真是让俺们感动,又有点内疚。

去往涸沢的路,这种石头路真是走到我两腿灌铅。

第二天大概凌晨4点多就被帐篷周围的脚步声吵醒了。日本银爬山都起得贼早贼早的,我们6点多煮早饭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已经出发了。三人吃饱,换了个比较平整的营地,收拾好东西,9点出发。这天不用拔营,lg背小猪,我背食物和水,从涸沢往返奥穂高岳,比头一天来得轻松多了。

到穂高岳山荘正是午饭时间,小屋前面的平台上躺了一堆人晒太阳。小猪食欲很好,吃掉了2大袋离乳食,还拉了一泡大便。还好穂高岳山荘(居然)有垃圾桶,不用背着他的屎。从穂高岳山荘到奥穂高往返1小时,有几段比较险的攀岩路,上山和下山的人必须排队轮流通过,所以路堵得厉害。奥穂高岳是北アプルス的最高峰,海拔3190米,比尖尖的槍ヶ岳还高出10米。不过最高处怎么看都好像是有人用石头堆高的嘛。小猪依旧一路被围观,他很有可能是奥穂高最年幼的(被)登顶者了。

第二日一早出发时,小猪又睡过去了。

上面最凹的那个山脊,就是穂高岳山荘的所在了。第一次来这里时俺们就是在穂高岳山荘帐篷场扎营的,像梯田一样的石头悬崖帐篷场,那夜我见到了此生最难忘的月夜云海。

通往奥穗高岳的山路,这座山真好像是石头堆出来的一样。

第三天是纯下山,比上山轻松得多。运猪包里除了小猪,大部分由点重量的东西都塞lg包里了。这种“背不动的的东西他一定能帮我背”,真的是非常有魅力的一种安全感。CW-X的紧身裤对膝盖的支撑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负重超荷,我的膝盖居然没事。但是不知什么时候不小心把脚踝的筋给拉伤了,最后几公里走得一瘸一拐的。最后一天天气转差了,下午还下了阵雨。回到沢渡停车场已经是5点多,泡了个足湯(沢渡有好几个停车场,第2駐車場有更衣室和免费足湯,停车一定要选这里),一路高速无堵,11点多终于回到家。小猪在半路上早就已经睡地臭烘烘的了。

山顶上眺望上高地

右边这砣山头看上去就险峻得让人发抖,据说爬上去的都是高手。

明天打算携小猪进山

    周五开始3连休,打算携小猪去爬山。目的地初步定为奥穗高,在涸沢帐篷场住两晚。这个帐篷场我们去过两次,怀小猪之前最后一次失败的山行也是这条线路。
    每次收拾上山的东西,最麻烦的就是食物,3天的食物,不包括水,已经堆满一桌子了。这次不能开车到帐篷场,三个人吃的住的必须要装进一个人的背包,另一个人专门携带小猪,负重非常艰巨,食物以外的东西必须精简再精简。
    才只有一个小猪,俺们的户外爱好已经是垂死挣扎了,野雪也去不了了。要是再生个小小猪,那估计是几年之内彻底歇菜了。要是再生一个小小小猪,那真的是……

爬山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爬山不光强身健体,当爬得很无聊时,还会让人忍不住去思考人生。我就经常会在累得半死的时候对自己说,人生就是这样,大部分时间都在爬……这次三连休上山,遇到了梅雨季节“结束”后的狂风大雨,第二天一整天没能出门,狂风暴雨外加雷电警报,帐篷在狂风中扭摆,外边下大雨,里面露水抖下来像小雨,一切东西都潮掉。躲在山小屋里煮饭、看02年-04年的旧杂志、拿着相机在狭小的空间内扫射……帐篷就扎在山小屋的跟前,却一点儿也看不到踪影。于是安慰自己,爬山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好歹算是避暑了,隐忍,等待第二天的晴空。

第二天就只能门外不出

顺便写写山岳煮饭秘籍,方法很简单,保证能在海拔2900米,而且还是阴雨天气里把饭煮熟,而且味道非常好!

  1)先把米加适量水,泡10分钟。我一般还会带脱水香菇,一块儿泡上。10分钟后加入培根、煮饭的料(这次带的是竹笋饭,带调味料)等其他东东,搅拌均匀。

  2)上炉头,开最大火,直到煮沸,期间要不断用木勺刮锅底,以防饭粒粘锅。

  3)水开了以后把炉头的火放到最小,不灭就行。

  4)盖上锅盖,上面压上重物,小火一直放着煮30分钟。我一般压上一锅水,不但够重,而且还能顺便把上面那锅水也煮到半开。期间锅盖缝里会扑出少量水,如果扑出来的水太多,说明火太大了。

  5)到时间后关火,但不要急着揭锅盖,闷10分钟,然后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大米饭了!此法煮饭水量很关键,太多的话会变得黏糊,太少又容易结锅巴。当然买脱水米饭更节省时间和浪费钱,不过我觉得脱水米饭不好吃,而且不能把各种料煮进去味道。

第三天的天气又让我感叹人生了,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头一天忍住了没有提前下山,把第2+3天的路线缩短了3小时,从清晨的温暖的阳光一直走到下午酷热的阳光,暴走了8个小时,走到膝盖酸疼、两腿发抖,居然还赶上了预约好的2:50pm的高速巴士。

清晨醒来,从帐篷口向外望去,天际的颜色让我雀跃,md总算是没白耗一整天。

等着等着,太阳就出来了。好像是我头一次在山上看日出??

朝阳照亮山上的草。这效果就是传说中的High Dynamic Range(HDR) (with Photomatix),有兴趣的可以看这里的简单教程

早上的云海太美了,到八九点钟,太阳升高后云就很快散去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来张正常的群山。

中央アルプス的宝剑岳可是出名的陡峭,得这样爬上去,山顶是块大石头,只容一个人站,我没敢站上去,在石头下面抱牌子留了个念。因为风实在太大了,能把人整个刮飞。

时不时还有光束,这也是HDR

下山路,一直下了4小时,由于没带登山杖,膝盖差点废掉。其实不是没带,是某人带了居然忘在了高速巴士上……

最后还有张图我没好意思放上来,是一个特别酷的巴士站,站名叫做“女体入口”。。。。。。

中央アルプス纵走

アルプス=Alps
三连休总算是有去处了,本来打算去北アルプス的白马那边,结果巴士、电车、租车统统都没有了。又想从上高地去槍ヶ岳,还是没车。最后在“在家宅3天”与“换个目的地”之间纠结半天,考虑到在家宅3天无聊到头疼的可能性很大,东京又很热,加上新买的D700总得出去破一下,于是决定去中央アルプス纵走,一条4年前爬了一半,由于装备限制半途而废的线路。

四年前(五月)
MidAlps

2009/4/19 御嶽山野雪

上周日是我们第4次去滑野雪,一转眼就4月了,东京的樱花都早已掉光光,很多滑雪场都关闭了,难道还有雪滑吗?回答是“有,大大的有!”,只要爬高一点。御嶽山位于我们上次去的乗鞍岳南部,有两条线路可以上山顶,分别从御嶽滑雪场和御嶽缆车滑雪场上去,两条路线都很简单易走,是一座非常有人气的独山。我们选择了后者,下了缆车爬到山顶,包括休息、午饭、留念照只需要4~5个小时,滑下来半小时。山上的雪质已经是典型的春天的湿雪,粘性比较大,很松,爬起来比较费劲,有一定坡度的话滑起来还是挺舒服的。这天去的人特别多,中途停下来时,我数了数视野内能看到的人,114人!

一开始是从树林出发,走大概一小时走出树林带

前后都是密密麻麻的登山或滑雪的人,和滑雪场有的一拼

离山顶不远了,天气不好的话山顶附近都是冰壳,今天很暖和,都化成了湿雪

继续阅读

乗鞍岳

  乗鞍岳位于北Alps的最南端,海拔3025米,号称日本最容易登顶的3千米级的山峰。因为夏天有条公路直通到2777米的山小屋,坐巴士上来之后爬个不到1小时就登顶了。不过冬天公路完全被掩埋在3米厚的雪下,只留下公路拐角的凸面镜的杆子孤单地立在雪原上。
    乗鞍岳虽然算不上豪雪地区,但由于它3千米的海拔,顶上的雪质非常不错。也由于它的难度较低,吸引了很多野雪爱好者。我们这天爬的时候,前后同爬者络绎不绝,视野内一般能看到十来个挪动的身影。从乗鞍高原温泉滑雪场的最顶端出发,大约花了3小时就抵达了顶峰下的山小屋。仅仅30分钟就能滑回滑雪场。不过野雪不单单是下降的时候有趣,要是不能领会到爬山的乐趣的话,难免会觉得千里迢迢爬上去就滑那么一下,很不“划算”。
    我们一行4人,我和嘉乐上山,小马和蒋明在滑雪场玩。前一天晚上11点从家里出来,开到滑雪场大概5点多,小睡了2个多小时,8点半雪场缆车开动后不久就坐上缆车,9点5分抵达雪场最高处。上升大概一个半小时就走出了森林界限,上面的雪原风很大,雪地上刮起像沙丘一样的皱褶。越往上走,冰层的范围就越大,走上去嘎蹦嘎嘣响,一点脚印都不留下。越靠近攀登的终点越觉得疲惫,从能看到山小屋起我就开始数数了,一直走了600多步才终于抵达,饿的两腿发软。12点不到,抵达山小屋后俺的噩梦就开始了。我很想找个避风的地方赶紧把面煮了然后下山去泡温泉,但嘉乐同学突然兴致高昂地决定挖一个雪洞,并美其名曰“我们应该掌握一下挖一个雪洞具体需要多少时间……”%&@(@&!(饿着肚子挖了1个半小时,俺们才满脸鼻涕地坐在雪洞里瑟瑟发抖地开始煮面。事实证明,雪洞一点都不暖和!!也就是避风,钻进去后呼出来的白气超级夸张,冷得我抖得大腿都差点抽筋了。本来就没打算长时间停顿,只带了一件薄羽绒,哪里抗得住这样的饥寒交迫。55555,我的温泉……就这样被一个冷得要命的洞给葬送了。1点半才吃上方便面,狼吞虎咽地吃完,迅速地下撤,发现上来时那些洁白无瑕的雪面已经……唉……已经被无数先下去的人滑得沟壑纵错,满目苍痍,颠簸不堪,总之让我捶足顿胸,恨自己没有青着脸否决雪洞决议,来挽救这上山时期待无数的粉雪雪原……山顶上雪原宽阔,抗蹂躏力比较强,下面林间的路线就惨了,基本就和滑雪场的不压雪雪道差不多……。3点多下到停车场,发现小马和蒋明已经在等了,换衣收拾,班车回京。
路线图,红色上,蓝色下,非常单纯的路线,绝对不会迷路。

继续阅读

重上神乐峰

上周末第一次去神乐峰滑野雪,结果路线选择得不好,没有滑爽,决定这周六再去一次。
一大早,遇到一个大问题:睡过头了!本来我们应该坐上4:46的电车,结果4:53才睁开眼……在A)继续睡,B)晚一个半小时抵达,中挣扎片刻,好天难得,选择了B。这个选择太对了,今天虽然雪质不佳,但这条路线很爽!看图说话。

路线图,绿色的是上周的路线,橙色的是这次的。

开始爬山。由于天气转暖,上周的粉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已经变成了湿雪,踩得也比较实。

为了和上周区别,今天特意换了件粉红的上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