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铅笔

    百元店的彩色铅笔便宜而且可爱,用来涂鸦再合适不过。

    明天是隅田川的花火大会,今天一早去铺了10张席子,不过最佳观赏位置今天还不能占,希望明早能抢到。

两张

1)涂于梅雨6月

2)上路必备,草帽和笔记本

    纸是在百元店随手买的速写本,水用多了会起毛,不太好。

Working Memory in Spati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今天去见了老板,呃,论文得大改特改,Method写得不够清晰,Result的重点不突出,到处是不易看懂的表达……泪奔……如何才能用英文把事情说得清楚易懂呢。。。

    在我的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提出了一个Model来形容空间知识学习的过程,在这里简单介绍下。

    我的论文的主题是研究working memory和spatial knowledge acquisition的关系。首先working memory被假设为一种人在进行思考、计算、理解语言等行为时,用来临时保存信息的一种记忆。它的中心思想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饭要下肚,就得先盛到碗里,用于咀嚼(饭=信息,肚子=长期记忆,碗=working memory,咀嚼=处理)。working memory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叫做中央处理系(central executive),用来分配注意的资源;另一个部分是若干个信息储存库,有储存语言信息的phonological loop(PL)、和储存视觉、空间信息的visuospatial sketchpad (VSSP) 。近年的一些研究证明,VSSP应该分割为独立的两部分:视觉信息储存器和空间信息储存器。综上所述,working memory除了有一个中央处理系以外,还有三个信息储存器,分别储存语言、视觉、空间信息。

    Spatial knowledge也被分为3类。第一类是landmark knowledge,指对某一个醒目的标志、或者某个场景的记忆和知识。第二类是route knowledge,指对某一条路线的知识,可以认为是一连串landmark以及连接它们的路径的知识。最后一类叫做survey knowledge,可以认为是一种像地图一样的知识,包括了环境整体的布局、方位、距离等信息。方向感好和不太好的人,主要区别在第三类知识上,方向感不好的人很难获得survey knowledge,没有survey knowledge,也就无法掌握环境整体的样子、不知道如何抄近路。

    在学习三种spatial knowledge时,working memory是起到一个入口加信息过滤的作用。但具体working memory在spatial knowledge acquisition中是如何工作的、三种信息储存器各干啥样的活、方向感好的人和方向感不好的人在使用working memory上有何不同?这些问题目前还不清楚。

    为了讨论这些问题,我做了一些实验室实验。具体方法和结果就不仔细说了,在这里直接介绍一下结论。之前请很多朋友帮忙回答过两次问卷,主要是做为前期做实验计划时的准备、以及验证写discussion时冒出来的一个点子。不过这些问卷的结果最后并没有写入论文,因为问卷涉及到的量表存在一些问题。言归正传,Working memory在spatial knowledge acquisition中起到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下面这张图。

model

    首先,外界的环境信息进入working memory后,语言信息与空间信息会被抽取出来,用以形成landmark knowledge与route knowledge。而新形成的landmark knowledge和route knowledge需要统合到survey knowledge中,这时就要用到所有的三个存储器(语言、视觉、空间)。在形成landmark knowledge和route knowledge时,视觉信息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或者说没有被作为重点对象抽出来送到长期记忆里面去。主要有两个理由:
    1)只要你睁着眼睛,视觉信息是源源不断地进入working memory的,如果将它们全部都符号化存储到记忆里,认知负荷将会非常大。
    2)人对于landmark以及场景的视觉再认是视角依存的,就是说如果是纯靠视觉信息的话,换个角度再看一个之前记过的场景或landmark,就很难认出来了。所以靠纯视觉信息来认路,是比较靠不住的。

    当然,并不是说人完全不会记住视觉信息,这是违背常理的。视觉信息可能作为一种对物体的记忆而留在长期记忆中。对于空间知识来说,它本身主要作为一种信息输入方式,用于提取语言信息(例如地名、描述),以及检索空间信息。

    方向感不好的人,无法有效地利用空间信息,他们在记忆landmark及场景时,主要靠醒目的标识的描述;记忆一条路时,除了靠描述,还会采用效率不高的视觉信息。换句话说,遇到一个路口需要考虑向哪边拐时,方向感好的人会利用环境的布局、方向来判断,方向感不好的人则会凭“看上去的熟悉感”来判断。语言记忆是很容易淡忘的,所以单靠描述、地名来记路的话遗忘得很快。而视觉记忆则很容易受干扰(类似的东西太多),而且是视角依存,换个角度就认不出来了,所以更容易迷路。

爬山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爬山不光强身健体,当爬得很无聊时,还会让人忍不住去思考人生。我就经常会在累得半死的时候对自己说,人生就是这样,大部分时间都在爬……这次三连休上山,遇到了梅雨季节“结束”后的狂风大雨,第二天一整天没能出门,狂风暴雨外加雷电警报,帐篷在狂风中扭摆,外边下大雨,里面露水抖下来像小雨,一切东西都潮掉。躲在山小屋里煮饭、看02年-04年的旧杂志、拿着相机在狭小的空间内扫射……帐篷就扎在山小屋的跟前,却一点儿也看不到踪影。于是安慰自己,爬山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好歹算是避暑了,隐忍,等待第二天的晴空。

第二天就只能门外不出

顺便写写山岳煮饭秘籍,方法很简单,保证能在海拔2900米,而且还是阴雨天气里把饭煮熟,而且味道非常好!

  1)先把米加适量水,泡10分钟。我一般还会带脱水香菇,一块儿泡上。10分钟后加入培根、煮饭的料(这次带的是竹笋饭,带调味料)等其他东东,搅拌均匀。

  2)上炉头,开最大火,直到煮沸,期间要不断用木勺刮锅底,以防饭粒粘锅。

  3)水开了以后把炉头的火放到最小,不灭就行。

  4)盖上锅盖,上面压上重物,小火一直放着煮30分钟。我一般压上一锅水,不但够重,而且还能顺便把上面那锅水也煮到半开。期间锅盖缝里会扑出少量水,如果扑出来的水太多,说明火太大了。

  5)到时间后关火,但不要急着揭锅盖,闷10分钟,然后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大米饭了!此法煮饭水量很关键,太多的话会变得黏糊,太少又容易结锅巴。当然买脱水米饭更节省时间和浪费钱,不过我觉得脱水米饭不好吃,而且不能把各种料煮进去味道。

第三天的天气又让我感叹人生了,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头一天忍住了没有提前下山,把第2+3天的路线缩短了3小时,从清晨的温暖的阳光一直走到下午酷热的阳光,暴走了8个小时,走到膝盖酸疼、两腿发抖,居然还赶上了预约好的2:50pm的高速巴士。

清晨醒来,从帐篷口向外望去,天际的颜色让我雀跃,md总算是没白耗一整天。

等着等着,太阳就出来了。好像是我头一次在山上看日出??

朝阳照亮山上的草。这效果就是传说中的High Dynamic Range(HDR) (with Photomatix),有兴趣的可以看这里的简单教程

早上的云海太美了,到八九点钟,太阳升高后云就很快散去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来张正常的群山。

中央アルプス的宝剑岳可是出名的陡峭,得这样爬上去,山顶是块大石头,只容一个人站,我没敢站上去,在石头下面抱牌子留了个念。因为风实在太大了,能把人整个刮飞。

时不时还有光束,这也是HDR

下山路,一直下了4小时,由于没带登山杖,膝盖差点废掉。其实不是没带,是某人带了居然忘在了高速巴士上……

最后还有张图我没好意思放上来,是一个特别酷的巴士站,站名叫做“女体入口”。。。。。。

P.i..c.a.s.a被墙之后的解决方法

    某日老妈说我的blog上都是小红叉叉,让我大吃一惊,GFW终于向P.i..c.a.s.a动手了!我blog上的图片很多都是从那上面链接过来的,让别人都翻墙访问是不现实的,图片全都搬家是更不现实的。此时GFW Blog转载了一篇解决最近刚刚出现的图片红叉问题,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原文的blog在这里

    此法适用于空间在国外,需要把P.i..c.a.s.a的图片翻到墙内的童鞋。实际步骤是:
1)到这里下载pika(from 生活点滴),解压后,readimg.php里面按照注释的解释,把路径改成自己的url,上传到空间上。

2)在footer.php的</body>之前加上下列代码:
google api已经被墙了,所以
http://ajax.googleapis.com/ajax/libs/jquery/1.3.2/jquery.min.js
必须改为
http://ajax.microsoft.com/ajax/jQuery/jquery-1.4.2.min.js

P。i。casa的服务器域名也变了,请自行把下面的代码添加两遍,第2遍把“ggpht”替换为“googleuserconten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ajax.googleapis.com/ajax/libs/jquery/1.3.2/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img “).each(function(i){//遍历本页所有的图片
var src = $(this).attr(”src”);
if( src.indexOf(’ggpht’)!=-1 ){//如果图片来自某个地方,则替代之
$(this).attr(”src”,”http://0bad.com/readimg.php?src=”+src.replace(”ggpht”,”gouride”) );//则将图片地址改成转发的地址,记住ggpht替代掉,因为这个会触发墙
}
});
</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ajax.microsoft.com/ajax/jQuery/jquery-1.4.2.min.js”></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img “).each(function(i){//遍历本页所有的图片
var src = $(this).attr(”src”);
if( src.indexOf(’ggpht’)!=-1 ){//如果图片来自某个地方,则替代之
$(this).attr(”src”,”http://0bad.com/readimg.php?src=”+src.replace(”ggpht”,”gouride”) );//则将图片地址改成转发的地址,记住ggpht替代掉,因为这个会触发墙
}
});
</script>

    就大功告成了。当然上面的代码不要完全照抄啊,路径都要改成你自己的空间的链接。之后你的网站上引自P.i..c.a.s.a的图片的地址已经成为自己的空间的地址了。这些代码是遇到网页里有引用自P.i..c.a.s.a的图片,就让pika里面那个readimg.php去把图片缓存到自己的空间,让blog的访问者可以正常看到。

    不过听说最近GFW开始劫持国外的DNS了,如果有一日,未经翻墙的话、国外非官方认可网站统统无法访问,那也只有orz了……

中央アルプス纵走

アルプス=Alps
三连休总算是有去处了,本来打算去北アルプス的白马那边,结果巴士、电车、租车统统都没有了。又想从上高地去槍ヶ岳,还是没车。最后在“在家宅3天”与“换个目的地”之间纠结半天,考虑到在家宅3天无聊到头疼的可能性很大,东京又很热,加上新买的D700总得出去破一下,于是决定去中央アルプス纵走,一条4年前爬了一半,由于装备限制半途而废的线路。

四年前(五月)
MidAlps

blog搬家过程

鉴于最近有朋友问在哪里弄的域名和空间,我简单记录一下这次搬家用到的东西。其实具体我也就买了个域名,设了几个指向,改了一下自己blog的界面。其他的主要的活儿,租的空间,把以前的blog文章和评论搬过来,都是伟大的五十同学搞定的,连申请的这个info的后缀,我都是模仿他。

1)域名的购买。
有很多可以买域名的网站,如果有信用卡,几分钟就搞定了。
我是在http://Godaddy.com上买的,.info的域名非常便宜,3年$16,还有非常多五花八门的后缀,如果是大众化的单词,.com很难抢到。
这里“2009年7月 域名注册优惠码(促销代码)全部列表”,是friendfeed上朋友共享的。
购买域名后,还需要一个空间放自己的blog或主页,域名指向这个空间。

2)空间
空间是fivestone租的,我是房客,所以一切不清楚,只知道是在http://www.ixwebhosting.com/买的,支持php和mysql

3)wordpress
wordpress是一个自己架blog的程序包,包括php程序和mysql数据库,网上可以下载,应该不难装。很多插件可以用,也有很多外观主题可以选,也可以自己修改。当然如果只是想做一个自己的站点,并不想写blog的话,是用不着wordpress的。如果不需要用数据库,支持静态页面或者perl的免费空间还是不少的,不过就是会附加广告在页面上。不想要广告就只能掏钱了。

4)blog搬家
全程由fivestone同学搞定,所以详情非常不明。不过google“wordpress 搬家”或者再加上自己目前blog的站点(比如space)啥的,能搜出一些方法和别人做好的程序。

基本就是这样,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