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hyac

巴厘岛度假流水帐

由于这次度假旅行实在太平淡了,没啥好写。但倘若不更新blog,又会受到母上大人的抗议,只好记个流水帐贴些照片了。

这次搭的航班是羽田直飞巴厘岛的,俺们有幸搭了2012年4月28日的第一航,上飞机前有剪彩,下飞机后还有巴厘美女捧着鸡蛋花来迎接。

第二天骑了一个多小时摩托,上Kuta去吃了传说中的猪排名店。这种猪排是先炖过以后,再涂上酱料炭烤的,味道还不错,和老公做的红烧排骨80%相似。

海边的雾气很大。

海神庙附近人山人海的。

路上的稻田。

第三天一人租了一辆摩托,骑去Ubud。在巴厘岛骑摩托一定要把全身都裹起来,阳光太强烈了,晒得皮肤发烫。俺家老公最能给我安全感的有三点,我吃不下的东西他能吃光,我背不动的行李他能背,我认不得的路他能认。去Ubud的路几乎全靠一本日本带去的旅行书上的地图,一路拐来拐去居然也顺利抵达了。

在Ubud住了一家全部都是独栋的旅店,房子对着大片的稻田,院子跟前还有一个荷花池,晚上是听着蛙鸣和鸭叫入睡。环境很好,不过细节方面就比普通的大型酒店要差一些了。

院子跟前的莲花。

早上起来,阳光正落在稻田和椰树上。

路上偶遇一个寺庙,石雕很漂亮。巴厘岛的寺庙很多,不过大多上着锁,不让随便参观。

Ubud附近的Tegallalang不但是有名的手工艺品批发市场,也是一个看梯田的景点,对着梯田开了一排咖啡馆。

其实在巴厘岛(带着孩子)最舒服的度假方式,还是早上起来悠闲地吃个早饭,去游泳池里游泳避暑,或者沙滩上看看人肉风筝,睡一觉,再去游个泳,吃个烛光大餐。

期盼巴厘岛之行

    五一黄金周打算包括肚子里那个一家四口一起去巴厘岛度假。这是我第一次选择去海滩度假(冲绳的不算哈)。其实我对海滩一直没什么兴趣,怕晒,又不会游泳,而且现在还不能学潜水。只是黄金周的度假目的地太难找了,机票腾空着翻跟头,本想去缅甸玩,面对着天价机票只能咽了咽口水。

    翻了翻旅行书,发现巴厘岛还挺大的,相当于2.5个东京都,除了海滩,还有当地文化、山地、湖泊和稻田可以溜达。MasterCard有个广告就是在巴厘岛拍的,两个夫妇拿着一张信用卡在巴厘岛上租了一辆摩托晃悠,很浪漫很随意的样子。虽说巴厘岛不能用国际驾照也不认日本驾照,老夫妇很有可能是无证驾驶,但这份自由自在和悠闲仍然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也打算在岛上或骑车或租车,悠闲地晃悠几天。

    黄金周是没有打折机票的,即使是亚航在吉隆坡转机的航线,也贵得夸张。于是我在HIS上定了机票加酒店的自由行,酒店没什么选择,只能住在南端的Nusa Dua,而且还是在一个半岛上,每次出来都要绕一大圈。一共住5晚,从羽田机场直飞7个小时。俩大人1小朋友总共35.2w日元。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or 玛丽莲・梦露

    在下面这一排图片中,你看到的是爱因斯坦的头像,还是梦露的头像?如果你和我一样,坐在大约13寸的显示器跟前,眼睛离屏幕大约50cm左右的话,我想你在最左边的图应该能看到爱因斯坦,而在最右边的最小的那个图片里,应该能看到梦露。
    当然,正如你所预料的,从左到有所有的图片内容是一样的,我只是在photoshop里把它们的大小按比例更改了一下。

    这种图片叫做hybrid image (混合图像, Hybrid Images @ MIT )。这幅图是由爱因斯坦和梦露两个人的头像混合而成的。下面我要解释一下它的原理。首先,我需要先说明一下一个叫做spatial infrequency (空间频率)的概念。

    视觉上的空间频率,简单的说,就是在单位长度上出现的某种几何结构的数量。一般这个长度使用视角做单位,就是某个长度两个端点到你眼睛连线的夹角。同样的图像,如果距离变近,视角就会增大,从而空间频率降低。下面这张图,左边就是空间频率比较低的图像,右边是空间平频率比较高的图像。我们平常看到的图像里,比较细致、明暗变化剧烈的部分,例如轮廓,空间频率就比较高;而明暗变化比较缓慢的,例如大片的原野,空间频率就比较低。
    像在photoshop里面加工图片,“锐化”就是保留高空间频率的成分,过滤掉一部分低频成分。这样由于去掉了明暗变化缓慢的成分,图片看上去就会更鲜明,从而显得“锐”。而“模糊”就是反而为之。

    第一副图片,就是把爱因斯坦的头像的高频信息(类似于锐化以后的图片),和梦露头像的低频信息(类似于模糊化以后的图片)叠加在一起。
    人的视觉有个特点,距离比较近的时候,对高频成分很敏感,对低频成分很不敏感。而如果离得比较远,也就是图像变小的话,就对低频成分敏感,而分辨不清楚高频成分。
    通俗的说,就是离得近,细致的东西就看得清楚,而模糊的东西就反而看不清。如果离得远了,细致的东西就分辨不清,以前模糊的东西反而觉得清晰起来。
    这就是混合图像的原理。大图相当于离得近的时候,这时候你只能看清高频成分,也就是爱因斯坦的脸。当你往后退,离得远了(图片就变小了),就只能看清低频成分,也就是梦露的脸。

    人的视觉有一个特点,在某一个固定的明暗对比度之下,只对一定的空间频率比较敏感,超出这个范围就分辨不清楚。例如下图,从左到右,空间频率逐渐升高。由下至上,明暗对比度逐渐减小。如果你在这幅图上半部分比划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明暗对比度是固定的,这时候只有比较靠图片中央的明暗变化看得比较清楚,靠左边和靠右边看上去则像一大片灰色,看不出有明暗的规律性变化(不要贴得太近哦)。在这幅图里,如果固定明暗对比度,空间频率过高、或者过低,都超出了人的视觉敏感范围。

    在文章一开始的图片中,如果你的头离图片比较近,爱因斯坦的高频信息正好落入感度比较高的空间频率范围内,而梦露的低频信息则恰好处于不敏感范围,所以只能看到爱因斯坦。当你渐渐后退,或者图片缩小的时候,原本低频的信息就变成了高频,进入视觉敏感的频率范围,而原本高频的信息就变得太高频了,超出了视觉敏感范围。这时候,梦露变得明显,而爱因斯坦就变得不明显了。这就是混合图像的原理。

    这个视觉现象的原理,大家都明白了吗?以上是这学期ゼミ的作业,要求把混合图像的原理,用大学3年级学生也可以完全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如果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请一定要反馈给我,让我修改一下。

志賀高原滑雪(小猪第一次玩雪)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了趟志賀高原。日本下了好几周的大雪,周五刚好是寒潮的顶峰,周六开始放晴,满山的粉雪,非常非常爽。

在我的印象里志贺高原好像是号称日本(本州?我觉得北海道的ニセコ应该会更大)最大的雪场(?)。不过其实志贺高原是由很多小雪场组成的,像一个雪场帮会,大家用同一个名号,牌子和价格都上去了。离得远的雪场是没办法直接坐缆车或者滑过去的,必须要搭联络巴士(这也好意思叫做同一个雪场)。不过除去这浮夸的缺点以外,雪场本身的质量还是不错,山顶海拔2000-2300米,雪道宽阔,雪质优良。

对于snowboarder来说,志贺高原的性价比可能就差了一点。它的高级道比较少,除了缆车下面,也很难找到可以滑的非压雪地带。

这次我们住的旅馆还不错,推荐一把:“志賀パークホテル”,离高天ヶ原雪场徒步一分钟,晚饭和早饭都是自助的,菜色丰富,档次和味道都还不错,じゃらん上面的评价挺好。

这次小猪两天都是待在雪场的托儿所,放一天6200日元,上午和下午各待2个半小时,中午接出来一起吃饭。小猪一开始很不乐意,第二天慢慢习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玩一玩。中午接出来的时候和小猪一起玩雪橇,小朋友滑雪橇滑得很开心,摔得一脸的雪也不哭。等小猪到3岁,就可以去参加滑雪学校了。滑雪场常常可以看到一队队小小朋友,八着个脚,排成大雁似的跟着教练下坡,萌得很。

某缆车尽头展望

天晴的时候空中有雪片结晶在阳光下闪耀,看上去就像一条银色的河,非常美。可惜相机拍不出十分之一的感觉。

童话的美与丑

    前不久在国内买了几本故事书,其中有一本叫做《365夜宝宝睡前故事》(吉林出版集团)

    书里的插图非常精美,纸质也不错,小猪虽然还听不懂这些故事,却也爱翻。书里有很多我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龟兔赛跑”、“渔夫和金鱼”、“猴子捞月亮”、“狼来了”。但读着,却发现有些童话故事实在是可怕

    比如“聪明的阿凡提”,说阿凡提假装在种金币,骗了巴依老爷投资,第一次给了回报,拿到更多投资以后就耍诡计赖帐。
    比如“聪明的农夫”,农夫和魔鬼约定连续两年把地里的粮食分一半给魔鬼,用来交换魔鬼的宝藏。第一年农夫要求把地面以上的给魔鬼,种了萝卜。第二年给魔鬼地面以下的,种了白菜。结果农夫没有分给魔鬼任何粮食,就白白拿到了宝藏。
–欺骗、小聪明、背信。

    比如“公主的生日”,公主在生日时见到一个长得很丑的小矮人表演,笑得很开心,小矮人以为公主喜欢他的表演,谁知道那哈哈大笑只是嘲笑,心碎了。
–嘲笑、冷漠。

    最可怕的是“背信弃义的鹰”,狐狸和鹰本来约好互相照顾,但有一天鹰背叛了狐狸,把狐狸的孩子都吃掉了。后来某天鹰倒霉了,狐狸很高兴地把小鹰们也吃得干干净净。
–背叛,复仇。

    很多童话都有丑有美,有好人有坏人。但是童话本身传递的价值观的美丑却让为人父母的我担忧。如果小猪能够听懂这些故事,我把这样的故事念给他听,他会不会觉得书上写的或者妈妈念的就是对的,或者觉得最后没有倒霉的人做的就是正确的呢?也许有人会说,小朋友迟早会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的欺骗和冷漠。但是这些可怕的故事可能会把“那些欺骗和冷漠是对的,会给你来带好处”的信息传递给他。

    这样的童话故事都是成人编的,映射出成人社会中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无视诚信和宽容”的价值观。

管理密码的推荐方式

    最近国内大量网站冒出账户泄露事件,用户密码统统用明文存储,个人资料、邮箱什么的一览无余。国内没有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而且在国家监管的要求下明文存密码也是政治需求,这种事只能是中国人自认投胎不慎,已经露的也没办法,赶紧去更改散落各地的密码。

查看账户是否已漏的网站:
http://kami.tv/
其他也很多,懒得查了, 其实如果只要你用国内网站,就默认自己的密码是公开透明的吧。

    几个月以前(可能还是太晚了),出于对国内网站的不信任(明文保存密码早有言之),我已经将所有国内网站的密码都更改过一次。这次国内网站的账户泄露中,我有两个帐号中招,虽说用的都是低级密码,受伤不重,但也很不爽,低级密码也是有可能泄露你设密码的偏好的。

    于是参考了一下某业内人士提议的生成密码法,在google docs上用excel写了个生成密码的文档。用网站名加自己每次输入的字符串,使用excel的函数生成一个貌似很复杂的字符串来当密码。当然网上这种现成的程序也有很多可以下载,不过用别人的总归不放心,非在线的也不方便。用这种方法,只要你能熟练使用excel,应该不难实现。当然,至少google的密码你得自己记住。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线能查,泄露风险小,密码安全性高(excel的函数丰富,怎么用完全凭个人想象力)。但是一定要记得把google docs或者算法备份一下,不然误删除就傻眼了。

    今天想起来改博客的密码,我才发现以前一直依赖浏览器记密码的功能,试了1个小时才找回来(mail找回密码的功能还禁用了)。。。最近写论文写得天昏地暗,行文非常平直无趣,见谅。

p.s. 天涯不允许用英文和数字以外的字符做密码,少见吧,傻逼吧!

养孩子的投入与回报

    早上在打工的办公室看杂志,COURRiER的12月号的经济学特集读到一篇“子育ては「コスト」に見合う幸福をもたらすのか?”(by Bryan Caplan),觉得很有意思。

    倘若把养孩子作为投资来看,以前的年代,养个孩子可以增加劳动力,还能养老,应该是种回报不错的投资。而如今,小孩子早已不再是“劳动力”,吃穿靠父母不说,搞不好成年以后还要啃老,而且现代社会的养老制度也让“养儿防老”的需求不再迫切。算算投资,再想想回报,养孩子无疑是个亏本买卖。各种幸福度调查显示,有孩子的夫妇的幸福度,比相同经济社会条件下没有孩子的夫妇相对来说更低。

    然而,选择了“投资”养孩子的父母,虽然是在做亏本买卖,用户满足度却出奇的高。“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你还会选择养孩子吗?”,有孩子的夫妇的91%选择了会。“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你希望养孩子吗?”,没有孩子的夫妇只有24%选择了不希望。物质上的亏本买卖,精神上的回报足够大,而且没做买卖的人还颇有一部分人眼红,跟买名牌差不多。

    父母们对养孩子的巨大投资,很多都是浪费的,大规模调查显示,过度投资效果几乎为零,DNA比什么都强大。对于几千个生在在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同卵双生子的调查显示,不同的家庭背景对这些双生子的性格、成年后的状态的影响非常小,几乎一切都看上去是“生来就注定的”。虽然幼年时期的营养状况和成年后的收入有一定相关,但达到正常营养水平后这种相关就不再存在了。父母的观念对未成年人的信仰、政党选择等有一定影响,一旦成年,人们的观念和主张则和父母的想法几乎没有什么瓜葛。从经济学上考虑,应该尽量用最小的合理成本,来达到最善的回报才是明智的做法。

    如果你觉得每天晚上没有给小朋友读故事书,以后他就会考不上大学,或者如果没有在早期帮他开发智力,可能他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就叫做罪恶感导致的过度投资。这种过度投资毫无意义。如果每天给小朋友读故事书,能增进亲子感情,全家精神都得到满足,那是再好不过。如果是为了将来的“回报”而做,那么养孩子可怜的一点“用户精神满足度”可能也会被经济、精神压力而挤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愚蠢的话,自信和明智的父母大概早就知道了。

注:以上内容和调查都是来自于Bryan Caplan的文章,这篇只是读后总结。很抱歉没有附任何调查的原始引用。
Bryan Caplan的书“Selfish Reasons to Have More Kids: Why Being a Great Parent is Less Work and More Fun Than You Think”的介绍说:

We’ve needlessly turned parenting into an unpleasant chore. Parents invest more time and money in their kids than ever, but the shocking lesson of twin and adoption research is that upbringing is much less important than genetics in the long run. These revelations have surprising implications for how we parent and how we spend time with our kids. The big lesson: Mold your kids less and enjoy your life more. Your kids will still turn out 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