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日子

玩偶——一部让人严重失落的电影

玩偶 (Dolls)
导演:北野 武

    一对相爱的男女,男的在父母得压力下背叛了女人,同意和老板的女儿结婚,而订婚当日,得知女人因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导致脑子坏了。他非常内疚,从订婚仪式上跑掉,去医院把女人接了出来,开着他的小车,什么都没带就和女人私奔了,他们把车停在便利店的停车场,待了很多天,痴痴呆呆的女人已经认不出男人,好几次因为乱跑差点被车撞了。男人只好用根绳子拴小动物似的拴住女人。后来他们离开了车,绳子拴住两人的腰,一路向北走,走过春夏秋冬,走过樱花、流水、红叶和雪地。故事中还穿插了另外两对情侣的故事,都是悲剧但调子淡淡的,令人唏嘘不已。男人和女人走入了冬天,在黑夜中穿过窗子看见屋里的情侣和一群朋友举行订婚聚会,那两人的脸赫然就是这男人与女人。女人这时忽然拉了拉男人的衣服,指给他看以前订婚聚会上得到的项链。男人很难过,抱住女人流泪,而女人的眼神还是迷茫的。他们在寒冷的黑夜中被饭馆的老板赶走,走在雪坡上不小心跌倒了,滚下悬崖,两个人中间的绳子,挂在悬崖上的一颗树上。这时朝阳升起,血红的阳光映出两人的剪影,就像两个玩偶。

    影片中的服饰和风景配合得相当唯美,美的好残酷。每个故事都令人失落,然导演却把他们讲述得犹如一首歌曲,低缓的乐符中流露无限伤感。看完这部片子,我失落了好久,爱情悲剧正是这样,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一看失落这两个字,就想起有这么部片子,在脑海里搜刮了半天,终于回忆起来了。北野武这老头,上娱乐节目的时候挺呆的,拍片真的很不错。

达芬奇密码的书

    昨天在movie版看到一片对达芬奇密码电影的评论,措辞都比较负面,一时心血来潮就把中文版原书搜出来,花了2天看完了。说的是卢浮宫馆长被人打了一枪,怕“耶稣有后代”这个秘密失传了,把自己摆成五角星状,让孙女去猜谜语,最后找到了以为已经不在世上的祖母和弟弟。然后就结束了。说实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觉得作者笔力还是不错的,就是太不厚道了,一件回忆支支吾吾每次就透露给读者一点点,就是不肯讲全了,看到结尾,叹一声“瓦考这就结束啦!”。既然馆长的老婆还在世,知道所有的秘密,馆长又何必担心秘密会失传?还有那个雷爵士,虽然他一出现我就觉得,这个就是教主了吧,
但途中又觉得作者似乎没有给他安排那么多打电话指挥众人的时间,就放弃这个想法了,,没想到到最后……总而言之,不知为啥会这么畅销。
   
    也许是从小没有受过天主教的熏陶,对于耶稣是凡人,还很可能有家庭和后代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认为理所应当的。前一段时间遇到一个向我传教的mm,她谈了很多教义,强调人类是生来便有罪的,因为夏娃吃了欲望之果。上帝本因此断绝了人类通向天堂的通道,而耶稣自愿牺牲了自己,为人类赎罪。信仰耶稣成为了人类通向天堂的唯一通道。我问那个mm,“你相信耶稣是神,曾经死去又复活了吗?”她说她相信,非常虔诚。我说得给我点时间,我是在无神论得环境下长大的,暂时还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事实上接受一种信仰太难了,除非有什么突然改变人生的事发生,我想。电影和书中所谓的重大发现,也许对于我们这些非基督教信徒看来,有些索然无味。
 
    评论中写影片排得不够悬疑,充斥者男女主人公的大量对话。看了书才明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整本书有一半的文字是对话。书名虽然是达芬奇的密码,可是这个故事实际涉及到的,不过是馆长用达芬奇涉及的密码桶装了写着秘密的诗句。达芬奇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秘密,为什么达芬奇说蒙娜
丽莎是他最得意的画作(就因为她的名字吗?),最后的晚餐中那只来历不明的手是怎么回事,等等,仍是凡人心中的不解之谜。如果说达芬奇把他所知到的耶稣的秘密留在了他的作品中,处处是暗示,又怎么还是让人觉得处处是谜。去年看过一个关于达芬奇密码的电视节目,讲了很多达芬奇留下的不解之谜,以及他画的几千张设计图,后人照那些图纸做出实物,很多都展现了达芬奇非凡的天才。他的图纸中也似乎包含着世界末日和灾难的语言,这看起来并非仅与天主教有关那么简单了。达芬奇真是个奇妙的谜。
   
    最后总结一句,达芬奇密码不过是部编得不怎么样得小说,难怪对它改变得电影期待过高得人会失望了。
 

葡式蛋塔&菠萝派

23783316

23781580

   昨天擀好了皮,今天早上烤出了炉,皮又脆又酥,奶香四溢,味道好极了!

   做法是网上找来的,其实也不复杂,就是麻烦。

   1)塔皮:高筋面粉80g,低筋面粉70g,黄油少量(盒装黄油切了1cm左右),加了蜂蜜的水少量,和成光滑的面团,用保险膜包起来放入冰箱备用。

   2)马琪琳100g(我买的是蛋糕用马琪琳,一盒是100g*2)用保鲜膜裹住,用擀面棒擀成方形薄片。

   3)面团放了20分钟左右以后,取出来擀成长方形,面积大约为马琪琳片的3倍,然后把马琪琳片包起来,擀薄以后,四折再擀薄,重复若干次(3~5次),以制造出薄片效果。马琪琳在夏季会融化,所以夏天没有空调的话不好做。擀的过程中,面皮越来越薄很容易破,我另和了一小块面,哪破了就擀一小片薄皮补上。连续擀的话面皮容易紧容易破,所以叠起来之后放入冰箱松弛个10分钟比较好。要常常在面皮表面撒上面粉,这样分层效果比较好,也不会太油。

   4)最后一次擀薄以后,把面皮卷起来,用保鲜膜包上,放入冰箱备用,制作蛋水。

   5)牛奶80g+生奶油100g+砂糖30g+蛋黄2个+低筋面粉8g,微微加热,混合均匀。蛋白要分离开不要加进去,我用蛋白做了两碗双皮奶,就是牛奶加蛋青像蒸蛋一样蒸熟。

   6)取出面卷,切成1.5~2cm的小段,一段做一个蛋塔。我买了个小果冻模子,把小段面卷沾上面粉,放在里面用拇指按成形,再取出来用锡纸垫着。

   7)塔皮里注入蛋水,放入烤箱220度烤20分钟。烤出来之后边非常棒,但下面由于锡纸和油纸隔了热没有烤投,我把纸揭了用200度又烤了5分钟。成品香脆可口,比莉莲蛋塔差点,但还是很不错的,嘻嘻。

——————————————————

   菠萝派是上周末做的,用了半个菠萝。派比较简单,就是和面的时候加入马琪琳,比例大约为270g面粉:200g马琪琳,分成两块圆形面皮,一片铺在派盘底下,放入砂糖淹过去水的菠萝块,再盖上一块,边口捏起来,用刀在表面割开几条透气缝,刷上蛋液,200度烤25分钟左右。我做的这个派皮厚了点,吃得有点腻,多下来的面团做了几个小派,皮都比较薄,味道要好一些。

第一次做包子

    做包子是lg提议的,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作,10个小巧的包子终于在俺家大铁锅里诞生了。虽然面稍有些硬,不过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包子属于技术活了吧,让我狂自豪无比。

    材料:面粉,干酵母,肉末300g,香菇10个,干虾皮,胡萝卜一根,生菜半个,少量生姜。
    馅:胡萝卜和生姜磨成绒,香菇泡软切成丁,生菜过水,加虾皮,加肉、2小勺盐、酱油、料酒、麻油、鸡精、糖、生粉。基本上家里有什么能加的佐料,都加了点进去。
    面:主要步骤就是发面啦,面粉里加上干酵母,量我是按照酵母的包装盒上估摸的。一边揉一边慢慢加水,知道面团比较光滑,面盆上盖上毛巾,放进微波烤炉里发酵。我家的微波烤炉带发酵功能,就是保持低温一直烤啊烤,据说四五十度发个50分钟就可以了,大概是我用的毛巾太湿了,温度升不高,搞了近2小时面团才发起来。lg说实在发不起来咱们就包饺子吧。
    做包子:面团上撒少量干面,搓成条,切块。第一次做不知道一个包子用多少面,就琢磨着切了一个小馒头的大小,做出来感觉还行。把面团擀成圆形,和饺子一样中间厚周围薄,放上馅以后转着圈捏起来。
    最后:又保温发酵了20分钟以后,放进锅里,大火蒸了15分钟。开锅一看,卖相还不错,面不是很白,但味道我已经很满意啦。其实想想做包子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挺简单的,只要慢慢地弄……要是有肉皮冻,能把馅做成流汤的就好了。

包子亮相

咬开一口

剩下的馅

塞行李

    下午坐车去香港,明天飞机回东京了。一大早起来就在塞行李,来的时候一个箱,现在变成两个还要拼命塞才能装下。女人买东西真是嘴大胃小啊。
    昨天lg的二叔请吃晚饭送行,结果今天早上lg和lg的妈都病央央的,一个胃疼呕气,一个拉肚子,一早跑去看医生。我虽然感觉肚子没什么问题,但是被蚊子骚扰一晚没睡好,也无精打采的。
    韶关的风波,想想也的确不值得放在心上。lg是个好lg,好好爱他就行了。

箱根游记+考试结束

    春节领导们莅临日本视察,就去箱根了。箱根的温泉很棒,硫磺臭而不恶臭,冬天的风景很恶劣,第二天还下雨,领导们似乎不怎么满意,我很辛苦……回到家9点多就困得要死。定的温泉旅馆还不错,叫“一の湯”,在箱根有五六家店,房间很整洁,食物也挺好吃的,1泊2食只要6800,推荐。
    刚面完二次考试,终于放下心头一块大石头,好兴奋。结束的时候横澤先生还和我说,緊張した?よく頑張ったと思う。好感动啊!不愧我100%地出席率、两次提问,和想破脑壳交上去的作业。先生たち都好やさしい啊!
    前几天定了15号的香港晚饭机票,今天才突然发现15号有毕业生论文发表,是不去听了呢,还是听了上午的下午翘掉呢?
   

说说日本的吃

     桌上放着一张便当店的宣传单,封面是一个切开的牛肉饼,写着”牛肉百分之百的美味“,去年12月的推荐菜单:牛肉便当480日元。
    其实这个牛肉饼,是我最讨厌的日式便当食品之一。一大块肉饼,吃到嘴里都是甜甜的酱味,oh, my god!为什么这么没有创意的东西却是受日本大众欢迎,每家便当店的必备菜单呢?再翻开里面的菜单,所有菜单都以一大块肉为主,油炸居多,一块大肉,外面是面包渣,里面是入不了味的肉。
    日本的电视节目,从早到晚,总有某个频道在播放美食节目,探访各种馆子,或者搞些高级素材来烹饪,总之名堂很多,有时也挺有趣。这些节目有个鲜明的特点,平常的嘉宾把食物放进嘴里以后,摄像机一定会给他的脸部一个大特写,而那张脸一定表现得或飘飘欲仙,或瞪大双眼,或全身颤抖,或手捂红唇,或夸张哑笑,表示世上居然有此美味,好不容易能说出话来的时候,必定发表长篇大论详细描述这个食物为什么如此美味,如此独一无二。最没水平的人只会大声喊“おいしい” (好吃),一般重复3~5遍。老公看的时候一般评论说:”日本人真可怜呀,什么东西都没吃过。“
    日本最有名的传统食物该算是生鱼片和寿司。因为日本是岛国,渔业发达,海产品深入饭桌。其中日本人很吃喜欢マグロ的肉,一种体形巨大,体表为银色,肉呈红色的海鱼,在日本海多有出产。一条巨大的高级マグロ甚至能卖到140万日元。便宜的一般在超市里买几百日元一块(300g左右)。和朋友出去吃饭,点刺身拼盘的时候マグロ是必不可少的。好的マグロ肉入口口感很好,我说不上很爱吃,但也不讨厌。不过我宁愿觉得红烧肉比マグロ好吃……日本人似乎会生吃所有吃了不会死的海产品,电视上还有人生吃小章鱼的,章鱼的脚拼命挣扎。不过一般还会动的东西上桌并不常见,一般也就是虾什么的。生鱼片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寿司偶尔也会突然想去店里吃。这两样食品还算有日本特色,满分10分给它们打7分。
    日本人将很多外来食品日化后,普及在了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是咖喱,从印度传来的,但去除了印度的极辣,加了别的一些材料,主要放牛肉/鸡肉,胡萝卜,洋葱和土豆,一般是盘子里一半是饭一半是咖喱,一勺勺混合着吃。超市里有无数卖咖喱的料,只要把肉和蔬菜丢进去煮就行了。我们也有犯懒的时候会做,一次做一大锅,可以两个人吃三顿,吃完了以后一般一个月内不会再想吃。据说这种咖喱也开始在上海贩卖,不过不直到现在销售情况如何。
    拉面也是很多日本人热爱的食物。日本有很多“拉面迷”,专门到各个地方的拉面馆吃,还有拉面杂志,拉面大赛等等。不过日本的拉面和中国的兰州拉面有很多不同。中国的拉面是指从一块面手拉出来的面,日本的拉面都是机器制作的,还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家有名的拉面馆竟然使用方便面。拉面主要分酱油和盐两种口味,里面有一根小竹笋,一片红白相间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两片肉,一大堆洋葱等材料,当然多加一些钱也可以多几片肉,总之要省着吃才不至于碗里只剩下面和汤。不过据说这是东京的特点,其他地方的拉面老板要慷慨得多。
    日本有很多烤鸟居酒屋。鸟指的是鸡肉,小酒馆里烟雾缭绕地烤着各种葱鸡肉串、软骨串、鸡肉饼串、鸡肝串、鸡皮串。烤鸟也是一种常见的屋台(买吃的的摊贩),一般100~150日元一串。以前工作的时候,下了班以后和女同事去居酒屋吃过,味道还不错,狭小的店里一屋子下班的工薪族。屋台的种类主要还有章鱼烧、铁板荞麦面、鱼形饼、巧克力香蕉、黄油烤土豆、好烧(一种像饼一样的东西)、烤红薯、拉面等,种类比较少,能勾起中国人食欲的也不多。
    日本人到了冬天,喜欢一家人围着吃“锅“,中文我想叫“杂煮”可能比较贴切,基本上是香菇、肉、白菜、水菜、蚌壳、豆腐、金针菇、鱼、鸡肉丸等东西的组合放在一起煮。当然也有不同的锅底,比如普通锅,海鲜锅,豆奶锅,还有最恐怖的一种是韩国泡菜锅。普通锅一般用各种味噌来调味,加入つゆ等其他调料。我们家也有时做,基本也属于犯懒的时候的解决办法,一大锅也可以吃2~3顿。在馆子里吃完锅以后,还可以点うどん(一种粗粗的面)或者饭和鸡蛋,放到吃剩的锅里煮了吃,日本人真节约啊~上个月吃忘年会的时候是吃冲绳菜,和日本菜相比更像广东那边的口味。吃排骨锅的时候,我发现日本人都不喝汤,觉得挺奇怪。
    日式菜肴的馆子都有个特点,盘盘碟碟特别多,一般上一个大菜要分发一圈碟子。很多菜单上的菜这里都没有写,因为比较琐碎不好总结。日式菜的特点是很精致,以生吃或者隔火烤为主,除了沙拉以外大多都是一个一个的排列在盘子里,便于分发到每个人的碟子里去。遇到一整块的食物,大家一般也轮着一人挖一块,一般都平均分配。想起大学里和打网球的朋友们吃饭,每次都抢菜,真是巨大的对比,不过我还是怀念抢菜的生活。其实分菜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每个菜的量都很少,一个人多吃一筷子另一个人就没的吃了。
    吃是个很大的话题。日本的菜远远养不了中国人的胃。最近我遇到了两位主妇(在日国人),都煮得一手好菜,让我羡慕不已。很多食物在日本不常见,但有时也可以买到,但很多调味品就要自己从国内进口了。我也希望那些挺名字就让人流口水的菜(蒜香骨呀鱼头豆腐汤呀等等等等)能从自己的手里诞生。不过目前的水平还停留在各种蔬菜炒肉的阶段,等有空了,我要好好研究这些技术活。
    P.S. 东大的食堂是我长这么大遇到的最难吃的食堂,想起来就想吐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