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一贯性争论

  人格的一贯性通常被认为有两种,超越时间的一贯性与超越状况的一贯性。(抱歉我没怎么看过中文的书,用的词都是日文或者英文直译的,也许看着很别扭。)关于超越时间的一贯性,大多数学者都表示赞同。而超越状况的一贯性,在历史上曾有过20余年的争论。特性派认为人的人格具有恒定的特征,在任何状况下都保持不变,这似乎与人的知觉相符合。而以米切尔为首的状况派则提出,不能忽视状况的影响,并举出多个实验的结果,证明在不同状况下人们的某一特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多低于.3。这一论争成为了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论争之一。
  老师的学部ゼミ就是关于这一论争,要求学生阅读一系列辩论的论文,分成状况派和特性派展开辩论。当然任何一派都不能完全否认对方所坚持的因素,最终归于折衷也是历史的必然。而对于人格特性的定义甚至也很难统一。究竟是特性+状况=行为,还是等号右边的行为就是特性呢?前辈的学者们就这一论争发了无数论文,也算对得起大学里给的研究费了……
  这个session肯定是状况派胜了,特性派的这篇论文太弱智了,破绽比丐帮还多。
 

神经科学

 周五只有立花先生的神经科学,很科学的一门课。打印的ppt发扬了节约的风格,一张A4的纸上印6枚,字小得眼珠掉出来都看不清。上周五第一次去上的时候睡过去两次,觉得很难基本没有听懂。今天早上还犹豫着是不是要来上课,还是去图书馆看论文和写报告。最后还是准时到了教室。
  一边用文曲星查ppt上的英文单词,一边听讲,终于觉得这门课还不错。也许多亏了文曲星,今天的内容基本上听动了。今天在讲神经轴索末梢通过释放化学传达物质,而将点信号传递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过程。关于神经小胞的分布、钙离子的扩散方式、神经小胞的循环过程、不同电位引起神经小包与膜融合的数量方面,比较仔细地做了说明,并确举了老师最近的研究成果(还未发表成论文),通过全反射显微镜观察刺激的扩散、测量膜面积的变化、给神经小胞染色以分析它的运动、融合规律等试验,从各方面描述了整个过程。联系海马的构造,指出由NMDA通道引起的长期增强(LTP)很可能与记忆有关。非常丰富和有意思的一次课,其实投入进去听表面枯燥背后往往藏着有趣的内容。今天课上好像没什么人睡着……
  周三下午去为了去参加那个面向研究生新生的挨拶和日语测试,害得我两门课没去上。昨天去拿日语测试的结果,听力竟然只有一半分数。mmd每个单词我都听得一清二楚肯定是题目的顺序呀选项有问题。
  每天就像与时间赛跑,睡眠时间比工作的时候减少了一个小时左右。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时间是卖给了别人,能浪费一点就好像赚到了。现在自己就像时间的守财奴,恨不得每天有48个小时而我们依然一天只要睡8小时就足够。(以后的不管走到何方,总之有个原则是不在给资本家打工,舍不得……)
  很久没联系高中的班主任和大学的老师了,该写张卡片去谢谢他们的教诲之恩。

东大的图书馆

  本乡校区的附属图书馆就在法文2号馆的后面,我的研究室出去就是。挺恢弘的一座方方正正的建筑,共4层,120多万藏书,占东大藏书的近1/6。1~3的每层空间都很高。图书馆也发扬了东大迷宫式建筑的风格,像法文馆一样,在里面绕几个圈就搞不太清自己的座标了。
  我一直很喜欢图书馆,在图书馆里看书比在研究室或者家里更能静下心来,看看周围像海一样的书籍,就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再看看周围埋头苦读的人,又会体会到光阴的可贵。感觉东大的图书馆比复旦文图和理图加起来还大个2倍左右(不过我没查过资料具体也不太肯定),阅读的座位很多,天穹很高。天花板是一个一个的穹顶,从中间垂下来老旧的吊灯。每个灯3个灯头,两个白色一个桔黄色。桔色的灯光照到书上看着眼睛不大舒服,所以觉得也许找个用身体能挡住桔色灯光的位置比较好。
  图书馆里的藏书虽然很多,但大多数也都很有一把年纪了。我在心理学的书架里翻了翻,新书的确没怎么见到,不知是没有还是被别人借走了呢。如果像东京图书馆那种水平基本是书都有就好了……(妄想中……)
  另外昨天晚上回家之前在法学的书架间看到一些香港出的画册,有讲六四的,总之感慨很多,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一直被教育愚弄。
  现在的目标:1,恶补英语;2,恶补试验;3,恶补专业。今天10:00pm以前上无关网站到此为止。

穂高連峰の旅

 穂高連峰的主要山峰为北穂高、奥穂高、西穂高、前穂高,均为标高3000米以上的山峰,岩峰耸立,山顶部分颇有难度。其中的奥穗高标高3190米,为日本第三高峰。穗高连峰是日本登山的起源地,攀岩地圣地。从上高地出发,以奥穗高为中心的纵走路是登山季节最受欢迎的登山路之一。有畅快心胸的展望景色,有清凉的小溪,有必须手脚并用利用锁链攀爬的岩壁,还有秋季绝景色的红叶。
 上周的三连休和无忌的几个朋友一起去走了一次这条纵走路。成员和上次一起去北岳纵走的一样,我们家两口,擅长煮饭走路飞快的hutari,美食准备周到的长亭古道夫妇。
 第一天进山,从上高地到涸沢帐篷场,约花费8小时。这条路很少人走,因为它比另一条进山路要多花2小时,而且路程比较艰苦,要翻越一个山脊,沿着斜坡切到帐篷场所在地。因为是三连休,人特别多,为了避开人潮,也据说这条路风景很棒,所以选择了它。
 第二天原定是攀上北穗高,向南沿山脊攀登,宿营奥穗高前的帐篷场,约6小时。第三天攀登奥穗高,前穗高,然后从岳沢下山,约9小时。后来改变了计划,第二天直接爬到奥穗高帐篷场,扎营后往返北穗高,第三天由于下小雨,爬岩场过于危险,放弃了原定计划,从涸沢下山。
 北穗高-奥穗高-前穗高的山脊是一条非常危险的路,一路全部都是攀爬岩石,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悬崖,今年已经发生了5起滑坠事故,死亡6个人。我们没背包往返北穗高花了5小时,若是背上几十斤的大背包,真是险不可言,所以第二天才因为小雨而放弃了日本第三高峰。

清晨的上高地的溪流,远处是活火山烧岳,目前禁止登山。

涸沢帐篷场,登山热季扎满了帐篷,还好我们到得不算太晚,不然就只能咯屁股了。
远处被云遮住山顶的是奥穗高岳

涸沢岳山顶

热闹非凡的山小屋。山小屋提供简易的住宿和用餐,一般不要用餐一晚6000日元左右。

第三天一早下山时小雨霏霏云雾弥漫。云开雾散一瞬间堪称绝境,可惜我掏出相机时已经晚了。

挂着露水的山花

下山路的终点……接下来是4小时的林道,基本是平路,可是……走得我好苦!!

 最后,在奥穗高帐篷场扎营那天是中秋节,我从厕所出来时见到了此生最美的月色。茫茫云海上浮着安静的满月,月光流转,天地一片通明,天空中薄云流动……

よさこい

  今天是第二次去看这个祭,在原宿的表参道上,舞蹈的人们把元気渲染给每个人。
  查字典,「よさこい」是高知的民谣,起源于土佐的方言「夜に来てください」(来夜里吧)的意思,写为汉字的话,为「夜さ来い」「夜更来」「宵更来」。
  よさこい祭り是由昭和29年,战后日本的不景气中,高知县商工会议为复兴经济,振奋人们的精神而发起的,经过了5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全日本约有近220个地方每年举行。よさこい祭り最具有特色的是舞者手中拿的「鳴子」,类似中国的快板,和这铿锵有力的音乐打出强烈的节奏,非常能振奋人心。よさこい的舞蹈队穿着自由设计的衣饰,大多充满日本的特色,有的有ゆかた的风格,有的则如宫廷盛装,洋溢个性,吸引眼球。
  去年第一次去原宿看这个祭时我就喜欢上了,舞者的表情与音乐都很能鼓舞人,汗水在晚夏的空气中飞扬,鳴子高举在空中齐齐敲击,让人难忘。明年如果我还在日本,应该还会去。

小贩

  就快离开公司了,准备一边念书,一边当一个小贩。创业的第一步走得有点不顺利,主要是没有提高警惕轻信了老妈的审美观。不过不要紧,用参加无人岛大赛的62岁大叔的话说,人生总是充满挫折和希望的。其实在大学的时候,除了去打工,我还当过好几次小贩。小贩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做得好收入会不错。只是那时什么都是玩玩,没恒心。
  刷牙的时候我常常反省自己的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恒心,很多事三分钟的热度。人生就是在与弱点的不断对抗和失败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