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美食

亲爱的面包机

    嘉乐的小姑一家特别在意吃的东西的卫生。上次回国的时候吃饭时说到早饭吃面包,小姑说,现在面包可难买了,买肉松包吧,不知道它的肉松什么肉做的,买火腿包吧,又怕火腿不好。买最简单的什么都没有的面包,切来做三明治,还怕它里面有乱七八糟的添加物。以前小区附近有个面包店,据说不添加那些东西,面包比别处贵一倍,本来一直去那里买的,结果最近倒闭了。

    于是我义不容辞地跟她推荐我家最贤惠的电器,面包机!每天只要把粉和水都丢进去,按几下按钮,四个来小时候香喷喷的无添加面包就出炉了。自从买了面包机,俺们家每天早上的早饭就99%地成为牛奶加烤面包片,吃到回国后无论如何都要央求早饭不要买面包。

    除了做最简单的方包,还可以利用面包机的和面功能做包子、批萨、黄油卷、豆沙包、派等等。和面不湿手,还能有比这更让人亲近面食的开心事了吗。由于今天又在家里宅了一天,我很勤快的改善了一下明天的早饭,做了一批黄油包。刚烤出来,香味四溢,一口咬下去软绵绵的味道极好,忍不住三口两口消灭了一个。过程很简单,就是要多些时间在家里。下次出去玩的话不用啃硬梆梆的方包了,还可以包些豆沙芋头南瓜啥的。

1,面包机里放入面粉(强力小麦粉)280克,黄油50克,砂糖大(配套的计量勺)3勺(25.5克),奶粉大2勺(12克),盐小1勺(5克),鸡蛋半个,水150毫升。并且在放酵母的地方放入小1勺(2.8克)干酵母,然后用「パン生地」(面包材料)功能和面45分钟。
2,把面团取出来分成12等分,揉成团盖上纱布放置15分钟。
3,把面团揉成圆锥形,再放10分钟。
4,把面团擀平然后从宽到窄卷起来。卷的时候要稍微卷紧一些。有的我卷了些核桃仁进去。卷好后松松地盖上保鲜膜,放到30~35度的地方发酵1小时。我是放在コタツ(电暖桌)的被子里面。发酵后体积会膨胀到两倍大小。
5,把剩下半个鸡蛋液涂在面包卷上。烤炉预热后180度烤15分钟即可。一次烤不下的话,剩下的面包卷要防止发酵过度,最好放到冰箱里。

刚出炉的第一盘面包。第一盘由于没垫烹饪纸,底都粘在铝箔上了,很浪费。第二盘垫了纸以后就完全不粘。而且第二盘的膨胀得体积更大了。
DSC_4646

咬了一口,松软可口
DSC_4647

亲爱的面包机全身
DSC_4650

内部有个螺旋片,就用它来和面。距今为止我用面包机失败过3次,两次洗好以后忘了把叶片插回去,一次忘记放水。。。
DSC_4648

灯影牛肉

    在网上看到一个做灯影牛肉的方子,跃跃欲试。买不到牛后腿肉,只好买了一盘肩肉片,最近牛肉好贵!
    先要把牛肉抹上盐晾三小时,再用烤炉烤10分钟,蒸半小时,油炸一遍,再用调料炒一遍就成了,超麻烦,但味道还不错,除了炸过头了一点,盐放多了一点。

葡式蛋塔&菠萝派

23783316

23781580

   昨天擀好了皮,今天早上烤出了炉,皮又脆又酥,奶香四溢,味道好极了!

   做法是网上找来的,其实也不复杂,就是麻烦。

   1)塔皮:高筋面粉80g,低筋面粉70g,黄油少量(盒装黄油切了1cm左右),加了蜂蜜的水少量,和成光滑的面团,用保险膜包起来放入冰箱备用。

   2)马琪琳100g(我买的是蛋糕用马琪琳,一盒是100g*2)用保鲜膜裹住,用擀面棒擀成方形薄片。

   3)面团放了20分钟左右以后,取出来擀成长方形,面积大约为马琪琳片的3倍,然后把马琪琳片包起来,擀薄以后,四折再擀薄,重复若干次(3~5次),以制造出薄片效果。马琪琳在夏季会融化,所以夏天没有空调的话不好做。擀的过程中,面皮越来越薄很容易破,我另和了一小块面,哪破了就擀一小片薄皮补上。连续擀的话面皮容易紧容易破,所以叠起来之后放入冰箱松弛个10分钟比较好。要常常在面皮表面撒上面粉,这样分层效果比较好,也不会太油。

   4)最后一次擀薄以后,把面皮卷起来,用保鲜膜包上,放入冰箱备用,制作蛋水。

   5)牛奶80g+生奶油100g+砂糖30g+蛋黄2个+低筋面粉8g,微微加热,混合均匀。蛋白要分离开不要加进去,我用蛋白做了两碗双皮奶,就是牛奶加蛋青像蒸蛋一样蒸熟。

   6)取出面卷,切成1.5~2cm的小段,一段做一个蛋塔。我买了个小果冻模子,把小段面卷沾上面粉,放在里面用拇指按成形,再取出来用锡纸垫着。

   7)塔皮里注入蛋水,放入烤箱220度烤20分钟。烤出来之后边非常棒,但下面由于锡纸和油纸隔了热没有烤投,我把纸揭了用200度又烤了5分钟。成品香脆可口,比莉莲蛋塔差点,但还是很不错的,嘻嘻。

——————————————————

   菠萝派是上周末做的,用了半个菠萝。派比较简单,就是和面的时候加入马琪琳,比例大约为270g面粉:200g马琪琳,分成两块圆形面皮,一片铺在派盘底下,放入砂糖淹过去水的菠萝块,再盖上一块,边口捏起来,用刀在表面割开几条透气缝,刷上蛋液,200度烤25分钟左右。我做的这个派皮厚了点,吃得有点腻,多下来的面团做了几个小派,皮都比较薄,味道要好一些。

第一次做包子

    做包子是lg提议的,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作,10个小巧的包子终于在俺家大铁锅里诞生了。虽然面稍有些硬,不过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包子属于技术活了吧,让我狂自豪无比。

    材料:面粉,干酵母,肉末300g,香菇10个,干虾皮,胡萝卜一根,生菜半个,少量生姜。
    馅:胡萝卜和生姜磨成绒,香菇泡软切成丁,生菜过水,加虾皮,加肉、2小勺盐、酱油、料酒、麻油、鸡精、糖、生粉。基本上家里有什么能加的佐料,都加了点进去。
    面:主要步骤就是发面啦,面粉里加上干酵母,量我是按照酵母的包装盒上估摸的。一边揉一边慢慢加水,知道面团比较光滑,面盆上盖上毛巾,放进微波烤炉里发酵。我家的微波烤炉带发酵功能,就是保持低温一直烤啊烤,据说四五十度发个50分钟就可以了,大概是我用的毛巾太湿了,温度升不高,搞了近2小时面团才发起来。lg说实在发不起来咱们就包饺子吧。
    做包子:面团上撒少量干面,搓成条,切块。第一次做不知道一个包子用多少面,就琢磨着切了一个小馒头的大小,做出来感觉还行。把面团擀成圆形,和饺子一样中间厚周围薄,放上馅以后转着圈捏起来。
    最后:又保温发酵了20分钟以后,放进锅里,大火蒸了15分钟。开锅一看,卖相还不错,面不是很白,但味道我已经很满意啦。其实想想做包子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挺简单的,只要慢慢地弄……要是有肉皮冻,能把馅做成流汤的就好了。

包子亮相

咬开一口

剩下的馅

说说日本的吃

     桌上放着一张便当店的宣传单,封面是一个切开的牛肉饼,写着”牛肉百分之百的美味“,去年12月的推荐菜单:牛肉便当480日元。
    其实这个牛肉饼,是我最讨厌的日式便当食品之一。一大块肉饼,吃到嘴里都是甜甜的酱味,oh, my god!为什么这么没有创意的东西却是受日本大众欢迎,每家便当店的必备菜单呢?再翻开里面的菜单,所有菜单都以一大块肉为主,油炸居多,一块大肉,外面是面包渣,里面是入不了味的肉。
    日本的电视节目,从早到晚,总有某个频道在播放美食节目,探访各种馆子,或者搞些高级素材来烹饪,总之名堂很多,有时也挺有趣。这些节目有个鲜明的特点,平常的嘉宾把食物放进嘴里以后,摄像机一定会给他的脸部一个大特写,而那张脸一定表现得或飘飘欲仙,或瞪大双眼,或全身颤抖,或手捂红唇,或夸张哑笑,表示世上居然有此美味,好不容易能说出话来的时候,必定发表长篇大论详细描述这个食物为什么如此美味,如此独一无二。最没水平的人只会大声喊“おいしい” (好吃),一般重复3~5遍。老公看的时候一般评论说:”日本人真可怜呀,什么东西都没吃过。“
    日本最有名的传统食物该算是生鱼片和寿司。因为日本是岛国,渔业发达,海产品深入饭桌。其中日本人很吃喜欢マグロ的肉,一种体形巨大,体表为银色,肉呈红色的海鱼,在日本海多有出产。一条巨大的高级マグロ甚至能卖到140万日元。便宜的一般在超市里买几百日元一块(300g左右)。和朋友出去吃饭,点刺身拼盘的时候マグロ是必不可少的。好的マグロ肉入口口感很好,我说不上很爱吃,但也不讨厌。不过我宁愿觉得红烧肉比マグロ好吃……日本人似乎会生吃所有吃了不会死的海产品,电视上还有人生吃小章鱼的,章鱼的脚拼命挣扎。不过一般还会动的东西上桌并不常见,一般也就是虾什么的。生鱼片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寿司偶尔也会突然想去店里吃。这两样食品还算有日本特色,满分10分给它们打7分。
    日本人将很多外来食品日化后,普及在了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是咖喱,从印度传来的,但去除了印度的极辣,加了别的一些材料,主要放牛肉/鸡肉,胡萝卜,洋葱和土豆,一般是盘子里一半是饭一半是咖喱,一勺勺混合着吃。超市里有无数卖咖喱的料,只要把肉和蔬菜丢进去煮就行了。我们也有犯懒的时候会做,一次做一大锅,可以两个人吃三顿,吃完了以后一般一个月内不会再想吃。据说这种咖喱也开始在上海贩卖,不过不直到现在销售情况如何。
    拉面也是很多日本人热爱的食物。日本有很多“拉面迷”,专门到各个地方的拉面馆吃,还有拉面杂志,拉面大赛等等。不过日本的拉面和中国的兰州拉面有很多不同。中国的拉面是指从一块面手拉出来的面,日本的拉面都是机器制作的,还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家有名的拉面馆竟然使用方便面。拉面主要分酱油和盐两种口味,里面有一根小竹笋,一片红白相间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两片肉,一大堆洋葱等材料,当然多加一些钱也可以多几片肉,总之要省着吃才不至于碗里只剩下面和汤。不过据说这是东京的特点,其他地方的拉面老板要慷慨得多。
    日本有很多烤鸟居酒屋。鸟指的是鸡肉,小酒馆里烟雾缭绕地烤着各种葱鸡肉串、软骨串、鸡肉饼串、鸡肝串、鸡皮串。烤鸟也是一种常见的屋台(买吃的的摊贩),一般100~150日元一串。以前工作的时候,下了班以后和女同事去居酒屋吃过,味道还不错,狭小的店里一屋子下班的工薪族。屋台的种类主要还有章鱼烧、铁板荞麦面、鱼形饼、巧克力香蕉、黄油烤土豆、好烧(一种像饼一样的东西)、烤红薯、拉面等,种类比较少,能勾起中国人食欲的也不多。
    日本人到了冬天,喜欢一家人围着吃“锅“,中文我想叫“杂煮”可能比较贴切,基本上是香菇、肉、白菜、水菜、蚌壳、豆腐、金针菇、鱼、鸡肉丸等东西的组合放在一起煮。当然也有不同的锅底,比如普通锅,海鲜锅,豆奶锅,还有最恐怖的一种是韩国泡菜锅。普通锅一般用各种味噌来调味,加入つゆ等其他调料。我们家也有时做,基本也属于犯懒的时候的解决办法,一大锅也可以吃2~3顿。在馆子里吃完锅以后,还可以点うどん(一种粗粗的面)或者饭和鸡蛋,放到吃剩的锅里煮了吃,日本人真节约啊~上个月吃忘年会的时候是吃冲绳菜,和日本菜相比更像广东那边的口味。吃排骨锅的时候,我发现日本人都不喝汤,觉得挺奇怪。
    日式菜肴的馆子都有个特点,盘盘碟碟特别多,一般上一个大菜要分发一圈碟子。很多菜单上的菜这里都没有写,因为比较琐碎不好总结。日式菜的特点是很精致,以生吃或者隔火烤为主,除了沙拉以外大多都是一个一个的排列在盘子里,便于分发到每个人的碟子里去。遇到一整块的食物,大家一般也轮着一人挖一块,一般都平均分配。想起大学里和打网球的朋友们吃饭,每次都抢菜,真是巨大的对比,不过我还是怀念抢菜的生活。其实分菜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每个菜的量都很少,一个人多吃一筷子另一个人就没的吃了。
    吃是个很大的话题。日本的菜远远养不了中国人的胃。最近我遇到了两位主妇(在日国人),都煮得一手好菜,让我羡慕不已。很多食物在日本不常见,但有时也可以买到,但很多调味品就要自己从国内进口了。我也希望那些挺名字就让人流口水的菜(蒜香骨呀鱼头豆腐汤呀等等等等)能从自己的手里诞生。不过目前的水平还停留在各种蔬菜炒肉的阶段,等有空了,我要好好研究这些技术活。
    P.S. 东大的食堂是我长这么大遇到的最难吃的食堂,想起来就想吐口水。

炉头铝锅煮饭法

   以前每次出门,都带方便面、面包什么的,吃得多了都想吐。前几天看到一本杂志上介绍山岳煮饭法,刚试了试,第一次煮火候差5分钟,但结果还是不错的。以后就带米上山了。

材料:

1,大号铝锅,小号铝锅,气罐,炉头,打火机,记时器

2,米1.5合,约两个人的份量

3,水300毫升

做法:

1,大号铝锅加入300ml水、米,用勺子把表面弄平,浸泡10分钟。

2,锅放上炉头,盖上盖子。小锅里装一些水,压在大锅锅盖上,以防有点蒸汽锅盖就被掀起来

3,中弱火煮7~8分钟之后,有沸腾水声之后,关到炉头最小火,煮约15分钟。(我只煮了10分钟,觉得还却点火候)

4,煮饭之中不可以掀开盖子。估计水差不多干了以后,把火关掉,闷10分钟。

5,完成!

 炉头的火力比较集中,铝锅传热又快,所以饭容易焦,弱火是关键。山上气压低,压住盖子也是关键。以上。